">
東風“猛士”軍車參加網絡空間作戰方隊。(新華社發)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左晨
通訊員 王怡琳
北京天安門廣場,國歌響起,紅旗飄揚,場面讓人熱血沸騰。
9月3日上午9時,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盛大的閱兵式上,由東風汽車生產的115輛東風“猛士”軍車亮相。這是東風軍車第七次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造車“工匠”現場看閱兵
“這是我的榮耀,更是東風的榮耀!”
上午9時58分,25輛東風“猛士”軍車承載80面抗戰英模部隊榮譽旗幟組成的戰旗方隊亮相,方隊緩緩駛過,旗幟飄揚似火,戰士們英姿颯爽。
據悉,參與本次閱兵式的東風“猛士”車輛共計115輛,其中正式受閱車輛89輛。25輛東風“猛士”作為“整體成建制”戰旗方隊1個;24輛東風“猛士”參與“組成建制”方隊5個,分別是反無人機方隊、網絡空間作戰方隊、信息支援方隊、裝備保障方隊和后勤保障方隊等;其余40輛東風“猛士”引導20個地面輪式裝備方隊。
“這是我的榮耀,更是東風的榮耀!”全國勞模、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整車工廠首席工種師王建清第二次受邀現場觀禮,他身穿白襯衫、手持五星紅旗,胸前佩戴榮譽獎章,一大早就到了現場。
“當看到親手參與制造的東風軍車駛過時,自豪感與責任感滿滿。”王建清表示,將繼續發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用心造好每一輛東風車。
“我這兩天啊,激動得連覺都睡不著。”武漢鐵路局集團武漢電務段信號工長陳軍第一次來到現場觀禮,當看到來自“湖北造”的東風軍車浩浩蕩蕩地駛過時,他對著軍車“咔嚓咔嚓”地連拍了好幾張照片。
每一輛東風軍車的背后,都傾注了無數東風人的智慧與辛勤汗水。
東風越野車有限公司智能電控設計高級專家張志勇在外出差,在酒店觀看了閱兵。“內心非常激動,我為自己參與研發的裝備被檢閱感到自豪!”張志勇說,閱兵式上展現出的各種新型裝備讓人耳目一新。未來,他將和同事繼續鉆研攻關,絕不辜負國家的期望與重托。
大到發動機,小到螺絲釘
東風猛士實現100%國產化
1952年,毛澤東提出:“中國這么大,一個汽車廠不夠,我們一定要建設第二汽車廠(東風公司前身)!”東風,從誕生起就帶著民族汽車工業翻身的重托。
東風強軍路上的第一筆輝煌,由東風第一代軍車——2.5噸越野車EQ240書寫。1970年,二汽人在蘆席棚里靠雙手敲打出這輛車;1975年,二汽2.5噸越野車生產能力建成。
1978年,EQ240作為拖炮車隨軍出征對越自衛反擊戰,出色完成戰斗突擊、物資搶運和運輸保障任務。東風軍車“功臣車”“英雄車”的美名從此流傳,“中國軍車第一品牌”就此打響。
20世紀90年代中期,換裝了新型大功率柴油機、具有更高通過性的東風EQ2102開啟了東風第二代軍車服務國防的歷史,并作為主力運輸車型一直延續至今,東風也成了我國軍車的主要生產基地。
2002年,我軍第三代高機動性越野汽車研制工作正式起步,車型要求瞄準在海灣戰爭中表現優秀的美軍“悍馬”,做到全面的技術提升、高起點的技術創新。
歷經4年半時間,東風公司完成了1.5噸高機動性軍用越野車——東風“猛士”的自主研制,并于2007年12月開始批量列裝部隊。東風“猛士”越野車全部15項戰技指標中,12項超過了美軍“悍馬”戰車,其余3項達到國際同類領先水平。
堅持100%自主知識產權、100%國產化,東風“猛士”是我國首次開發成功的系列化、多用途、高機動作戰平臺,東風擁有其完全自主產權。東風“猛士”大到發動機,小到一顆螺絲釘,全部實現了國產。
2008年,東風“猛士”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中國汽車行業22年來獲得的唯一一個一等獎。東風“猛士”總設計師黃松上臺領獎。
“東風軍車一直是東風人的驕傲,我有幸經歷了東風三代軍車的研發歷程,看到東風軍車的成長、成就,這也是我一生的榮耀。”在東風“猛士”建設20周年故事集《猛士榮光》一書中,黃松這樣寫道。
七次亮相閱兵式
國有大事,必有東風
從1984年到2025年,東風軍車先后7次亮相閱兵式,見證大國強軍的鏗鏘步伐。
7次閱兵式,東風軍車均以“零失誤、零誤差、零故障、零事故”通過檢閱臺,用行動證明了什么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英雄戰車。
抗震救災、國際維和、航天搜救……不止閱兵場,東風軍車的身影始終活躍在國之大事中。
2008年,東風“猛士”在汶川抗震救災中的突出表現,贏得救災部隊“何懼山高路險,猛士一馬當先”的贊譽。
2015年,東風“猛士”伴隨中國首支維和步兵營赴海外執行任務,圓滿完成警衛巡邏、運輸保障、工程建設和醫療救護等任務。
今年4月30日,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遼闊的戈壁灘上,22輛東風“猛士”列陣集結,為航天員凱旋保駕護航。從神舟十二號到神舟十九號,東風“猛士”先后8次擔任航天搜救主力,見證中國航天“歷史時刻”。
從十堰深山到武漢江城,從單一卡車到全系車型,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從關鍵汽車總成到零部件、汽車裝備等業務,56年來,東風馭風前行,續寫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壯麗史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