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飼養人員在進行江豚精液采集。 (受訪單位供圖)
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玉麟、通訊員周碩)8月27日獲悉,全球首個珍稀瀕危淡水鯨類精子庫——長江江豚精子庫,今年已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長江江豚繁育中心建立,為該物種全人工可控繁育奠定關鍵基礎。
8月27日,7歲江豚“E―波”在訓練員引導下,5秒內完成精液采集。科研人員隨即開展精液質量檢測、稀釋配比及冷凍保存,并首次成功復蘇前期凍存的精液,復蘇后精子活力良好。這標志著我國在長江江豚精液冷凍復活技術領域獲重要突破。“E―波”于2018年6月出生于白鰭豚館,相當于人類28歲,體長168厘米、體重70公斤。
長江江豚因終生生活在水中且性格敏感,精液采集訓練曾是全人工繁育的瓶頸。經過近3年攻關,團隊已建立成熟的采精技術,通過篩選冷凍稀釋液、優化降溫解凍程序,構建起完整的精子超低溫冷凍保存與高效復蘇體系。據悉,該精子庫已收錄150份長江江豚精子樣本。
繁育中心主任郝玉江介紹,按照國家有關部委計劃,在加強江豚遺傳資源保護過程中,開展物種基因收集、保存、擴繁,推進江豚的基因研究。其中,建立江豚離體細胞及冷凍精子庫是長江江豚保護計劃中的亮點。郝玉江透露,下一步團隊將提高單次采精量、擴大可采精個體范圍,深化精子生物學研究,優化技術流程,擴大精子庫容量和質量;同時,將推進雌性江豚卵泡發育監測,開展人工授精培訓,并計劃在“十五五”期間實現人工授精,以構建長江江豚全人工繁育全鏈條支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