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子軼 通訊員 商景 郭姍姍
今年9月是我國第48個“全國質量月”。在湖北,汽車產業營收規模破萬億的成績單,是湖北“質”贏市場與未來的最好注腳。
在新能源汽車工廠里,一顆小小的螺絲、一塊小小的芯片,都可能成為決定一輛車品質的關鍵。過去,一家整車廠可能要面對成千上百家供應商,各家質量參差不齊,就像一支臨時拼湊的球隊,各有各的打法,難以贏下硬仗。
那么,如何讓這支“球隊”脫胎換骨,打出世界級的配合?湖北的答案是:以產業鏈質量提升為引領,激活“鏈主”,來一場貫穿全鏈條的“質量革命”。
一場“體檢”開出的“藥方”
救了企業強了鏈
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合稱“三電”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也是新能源車企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目前“三電”產業鏈還存在產業集群規模較低、產業鏈配套不理想、關鍵部件技術攻關壓力大、行業人才緊缺等問題。
2024年,武漢新能源汽車“三電”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項目成為全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
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早已不是單個車企的“單挑”,而是整個供應鏈體系的“團戰”。
傳統的質量提升,往往是“各掃門前雪”,市場監管部門找來行業專家,專注于走訪汽車企業、組團解決類似檢驗檢測難、出海認可成本高等單個質量技術難題。
這是因為以往車企和供應商的關系像是“甲方乙方”:我下單,你供貨,質量達標就用,不達標就換。
但這種“甩手掌柜”模式,在新質生產力的競爭中行不通了。“卡脖子”問題往往不出在整車廠,而出在產業鏈上的某個薄弱環節。供應商疲于應付,水平原地踏步,整個產業鏈的質量“木桶”始終有那塊最短的板。
“現在的質量競爭,不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而是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一語道破關鍵。湖北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不僅要培育出像嵐圖這樣的“明星鏈主”,更要讓“鏈主”扮演起新的角色。
市場監管部門和鏈主企業在產業鏈質量提升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動伸手幫扶。
孔輝科技,最早就是被“幫扶”的對象之一。2021年,它有機會為嵐圖供應空氣懸架系統,這是打破國外壟斷的關鍵一步。但面對嚴苛標準,企業有些力不從心。
“鏈主”嵐圖沒有一換了之,而是啟動了其創新的供應鏈質量管理體系(VQS),像資深教練一樣,給孔輝做了一次全面“體檢”:從研發流程、生產工藝到質量管理,精準找出“病灶”。
隨后,嵐圖的質量工程師團隊駐扎進去,開出“藥方”,手把手幫助其建立體系、優化流程、提升品控。孔輝不僅成功量產交付,更在嵐圖的持續培育下,一路成長為國內空氣懸架供應商翹楚。
“湖北艦隊”崛起
帶來超過10億元的經濟效益
目前,嵐圖已與超過300家湖北企業緊密合作,供應鏈近地化率高達50%。這意味著,在湖北,圍繞一個“鏈主”,就能形成一個小型生態圈。
這個模式好在哪里?可以用一個“球隊”理論來理解:過去,主機廠是“教練”,供應商是“球員”。教練只下達戰術指令,球員踢得好不好,全憑自己天賦。
現在,“鏈主”是“隊長”兼“核心球星”。它不僅要自己踢得好,還要串聯全場,激活每一個隊員的潛能,帶領整個球隊贏得比賽。
當“隊長”發揮出色時,整支球隊的攻防水平自然水漲船高。反映到數據上,就是嵐圖能通過質量提升項目,在4個月內,將供應商零部件的故障不良率從百萬分之五千一(5100ppm)降至百萬分之五百(500ppm),降幅超90%,直接拉動經濟效益超10億元。
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代表的產業鏈質量提升對于湖北質量強省建設意義重大。它意味著,湖北的質量提升不再是“點”的突破,而是實現了“線”的聯動和“面”的擴張。
如今,在湖北,這場由“鏈主”發起的“質量革命”正從汽車產業蔓延到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領域,一條條質量過硬、協同高效、安全可靠的產業鏈正成為湖北在全國乃至全球競爭中最硬的“底牌”。
“鏈”上質量之力,湖北“質”造競爭力明顯增強。據介紹,湖北省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已從2020年的92.65%提升至2024年的94.33%,質量競爭力指數從84.41升至88.4,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24年,湖北省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躋身全國前10名,中央質量督察考核首獲“A級”,質量發展指標實現全面躍升。
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工人王云在檢查即將下線的新車。(圖源湖北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