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合肥9月6日電題:擴投資優結構——安徽奮力穩增長促轉型
新華社記者馬姝瑞、吳慧珺
9月伊始,作為全省第三批重大項目之一,位于安徽省蕪湖市的埃夫特機器人超級工廠暨全球總部項目(一期)正式開工建設,一座“機器人造機器人”的智能化工廠將在這里拔地而起。
“一期項目建成達產后,預計將實現年產5萬臺高性能工業機器人的目標。”埃夫特智能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游瑋說。
9月1日,埃夫特機器人超級工廠暨全球總部項目(一期)正式開工建設。(受訪單位供圖)
合肥國軒年產20萬噸正極材料項目、寧國中翰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項目、淮南云聚綠色食品產業基地項目……“十四五”收官之年,一系列重大項目正在江淮大地爭分奪秒往前趕。
從傳統農業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躍升為新興工業大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安徽一方面推動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資,另一方面持續優化投資結構、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為全省經濟穩增長、促轉型提供堅實支撐。
來自安徽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安徽以投資鏈撬動產業鏈,全省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年均分別增長17.8%、21.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速約為規上工業增速的2倍。今年全省第三批537個重大項目中,投向新興產業項目占比50.5%,制造業項目占比58.1%,高技術項目占比25.5%。
6月30日,第一片玻璃成功下線;8月5日,100萬套汽車玻璃的初期產能順利達成……在合肥市肥西縣的福耀汽車玻璃及浮法玻璃全產業鏈生產基地,一個涵蓋汽車玻璃全工序的現代化生產基地已邁入產能爬坡和后續產線全面建設的新階段。
“產業配套項目的加快投產,有利于我們抓住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機遇,更好地融入汽車產業新的發展格局,同時助力安徽汽車產業提升產業能級,提高產業鏈韌性。”肥西縣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高繼武說。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文峰表示,“十四五”以來,全省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量由2020年的116.1萬輛、10.5萬輛,提升至2024年的357萬輛、168.4萬輛。
合肥市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蔚來第二工廠內拍攝的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新華社記者吳慧珺 攝
推動產業結構向新,需要從“鏈”上系統發力。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如今,安徽已集聚7家整車企業,推進整車、零部件、后市場一體化布局,地區間分工協作、錯位發展,覆蓋整車制造、“三電”“三智”、銷售維保、回收利用等關鍵環節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條,實現“不出安徽就能造一臺新能源整車”。
“今年,全省汽車全產業鏈營業收入力爭突破1.75萬億元。”劉文峰說,“下一步,我們將廣泛鏈接各類資源,‘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發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中心。”
收官之年,加力沖刺。以更加積極有為的政策舉措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安徽的目標遠不止汽車產業爭先進位,而是面向整個制造業轉型升級。
“目前,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已100%啟動數字化改造,下一步,我們將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為主線,完善促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向更深程度、更高水平邁進。”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程英春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