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內科主任王珣查房。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濤 通訊員 周綺書 蘇鵬飛)近日,79歲的劉婆婆在武漢市武昌醫院消化內科病房里精神矍鑠地與家人嘮著家常。而半個月前她曾因重癥肝衰竭命懸一線。
8月底,劉婆婆因持續20天尿黃、食欲不振被家人送至武漢市武昌醫院送醫。檢查結果顯示,劉婆婆的總膽紅素高達434.51μmol/L(正常范圍1.7-17μmol/L),為急性肝衰竭伴高膽紅素血癥,肝臟功能已瀕臨崩潰,病情危重。
“高齡患者的肝功能衰竭,絕不能套用常規方案。干預策略必須更精準,要充分考量老人對治療的耐受性。”消化內科主任王珣針對劉婆婆的病情,聯合重癥醫學科共同制定治療方案,最終決定為劉婆婆進行“DPMAS人工肝聯合個體化藥物支持”的創新治療方案。隨后,王珣主任帶領團隊為劉婆婆實施了“DPMAS人工肝”治療。“這就像給衰竭的肝臟裝了臺‘智能凈化器’。”王珣主任解釋,通過特異性吸附柱精準鎖定并清除膽紅素等毒素,再配合個體化藥物方案護住肝臟功能,雙管齊下為肝臟“減負”“賦能”。經過三次精準治療,劉婆婆的總膽紅素從危急的434.51μmol/L顯著降至98.14μmol/L,皮膚黃染肉眼可見地消退,食欲與精神狀態也一天天好轉。
面對后期的康復,消化內科團隊針對劉婆婆的年齡、基礎體質和恢復節奏,協同營養科為其量身設計了周密的康復計劃:從低脂高蛋白的飲食配比,到保肝藥物的階梯式調整,再到每日體征監測的重點指標,每一項都經過團隊細致討論,確保既不增加肝臟負擔,又能為機體修復提供充足“養料”,并在治療過程中全程監測,及時調整護理措施。
三周后,劉婆婆的肝功能指標持續向好,舉手投足間已不見半月前的病容。“是你們精準的技術和貼心照護,把我母親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劉婆婆的子女緊握著護士長鐘文娟的手,語氣里滿是感激。
“肝臟是人體代謝的‘核心樞紐’,一旦衰竭,毒素會像洪水般沖擊全身系統。尤其對高齡患者來說,傳統治療往往難以平衡療效與安全性。”王珣主任解釋,“DPMAS人工肝”像“智能濾網”般精準清除毒素,為肝臟“減負”,同時搭配個體化藥物方案“扶正”,促進肝細胞自我修復,既解了急性期的燃眉之急,又為長期恢復打下基礎。
王珣主任提醒,老年人若出現持續食欲減退、尿色加深、皮膚發黃等信號,一定要及時查肝功能。早一天診斷,早一步干預,就能為肝臟多爭取一分恢復的希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