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郝光東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師強則教育強。在第41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江陵縣各中小學精心策劃系列慶典活動,以“弘揚燃燈精神”為核心,以“培訓少年感恩”為紐帶,將師德師風建設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度融合,為全縣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溫暖而堅定的教育力量。

秋風拂過丹桂的枝頭,捎來九月的第一縷馨香。校園里,“燃燈者”的故事在各處流轉。在江陵實驗初級中學,退休教師帶著30年教齡的教案登臺,泛黃紙頁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印證著“一支粉筆寫春秋”的堅守;在鄉鎮中心小學,年輕教師分享支教經歷,他們送教上門、深夜在線輔導留守兒童的故事,讓“燃燈精神”有了新時代的注解;全縣各學校還通過“師德標兵事跡展”“燃燈者論壇”等形式,將教師群體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具象化,不僅為廣大教師樹立了學習標桿,更讓學生在聆聽中理解“師者如燈,為夢引路”的深刻含義,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筑牢“榜樣基石”。

感恩的暖流同樣在校園各處涌動,成為未成年人表達心聲、踐行美德的生動實踐。江陵縣第一高級中學的學生們親手制作“時光膠囊”,將想對老師說的話、繪制的感恩漫畫封入其中,約定畢業時共同開啟;在秦市鄉初級中學,學生代表們雙手捧著鮮花,恭恭敬敬地遞到老師手中,每一朵花,都承載著學生們最淳樸的感激與祝福;在鄉村學校,學生們自發組織“護師行動”,主動幫老師整理教具、打掃辦公室,用行動詮釋“感恩”二字。這些充滿童真與誠意的舉動,不僅讓教師感受到職業的榮光,更讓未成年人在實踐中學會尊重、懂得回饋,將感恩教育轉化為自覺的道德行動,為全縣精神文明建設涵養“少年力量”。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弘揚教育家精神,鑄魂育人,讓教師隊伍有“信仰”。在江陵縣第一高級中學,該校校長帶領全體教職工莊嚴宣誓:“我志愿成為一名人民教師……”聲聲誓言,如鐘如磬,回蕩于會場之上,也鐫刻進每一位教育者的初心之中。那是信仰的回響,是使命的接力,更是一所學校的靈魂與脊梁。在郝穴小學,該校校長深切致辭,教育事業需要用愛心澆灌童心,用智慧啟迪智慧,用奉獻詮釋責任,激勵廣大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立德修身的自覺、潛心育人的堅守,扛起立德樹人的時代重任;學校以“亮燈”這一直觀且溫情的形式,引導青年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念師恩,將對老師的敬意轉化為感恩之心與向上之力,讓尊師重教的種子在校園沃土中扎根生長。

江陵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教師作為精神文明的傳播者,未成年人作為精神文明的繼承者,二者共同構成了文明實踐鏈條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此次教師節系列活動,既是對全縣教師辛勤付出的致敬,更是江陵縣以教育為抓手,推動師德師風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同頻共振的生動實踐。未來,江陵縣將持續以文明實踐為依托,厚植教育沃土。一方面,通過開展師德專題培訓、優秀教師事跡巡講等文明實踐活動,弘揚“燃燈精神”,引導教師成為文明的踐行者與引領者;另一方面,圍繞未成年人成長需求,設計感恩課堂、文明研學等實踐項目,讓感恩美德浸潤更多少年心靈。以教育為紐帶,江陵縣將不斷凝聚更強的教育動能,讓文明的種子在校園生根、在社會發芽,為建設文明江陵、幸福江陵注入持久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