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呂雷 張聰 龔太飛)9月4日至6日,中國廣州國際美業博覽會上,蘄春蘄艾展區艾草飄香,咨詢體驗的游客絡繹不絕。
此次展會,蘄春縣以“蘄艾+健康”“蘄艾+美妝”為核心,組織20余家涉艾企業集中亮相,帶來從傳統艾灸到艾草護膚、日用保健等系列產品,吸引眾多客商駐足咨詢、現場體驗,氣氛熱烈。
這場展會背后,是該縣持續推進“產才融合”、以人才鏈支撐產業鏈的生動實踐。該縣以“產業鏈”布局“人才鏈”,以“人才鏈”賦能“產業鏈”,通過引才、育才、用才三維發力,為蘄艾產業注入強勁動能。
該縣深化“人才強縣”戰略,創新“政聘企用”機制,按“政府引進、企業點單、縣管企用”模式,為蘄艾龍頭企業引進3名急需緊缺人才。通過“人才夜市”“直播帶崗”“高校招聘”等方式,累計為企業引進技能人才超200人。依托“李時珍”品牌效應,該縣柔性引進梅全喜、袁琴、夏恒建等40余名專家教授任產業顧問或特聘專家等,攻克60余項技術瓶頸。其中,湖北中醫藥大學袁琴教授任蘄艾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帶領團隊開展蘄艾種質資源研究與標準制定。
在育才方面,該縣創新開展“田間課堂”模式,推行農民“點單”、專家“接單”、課堂“派單”、群眾“評單”的“四單”培訓機制,邀請“土專家”“田秀才”授課,指導蘄艾種植戶提升種植水平,助力艾農畝均增收300元。
依托李時珍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現代蘄艾人才“學徒制”試點,建立“一對一”人才培養機制,采用“在校集訓、校企輪訓、頂崗實習”訂單培養模式,每年實現300余名技能人才畢業即就業,為蘄艾產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活水”。
該縣已建立標準化培訓體系,出版《蘄艾保健灸療》等國家級教材,開展培訓600余期,7.3萬余人參訓,2萬余人獲職業能力證書。目前,全縣蘄艾產業已帶動近30萬人就業創業,韓善明、余錦秀等獲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和鄉村工匠名師。
不僅如此,該縣通過構建人才“鏈式思維”,實現了人才與蘄艾產業的深度融合,為蘄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智力支撐。
通過構建“1+X”蘄艾人才政策體系,為人才提供創業貸款和獎補資金,落實蘄艾產業人才獎補政策,兌現獎補資金3500余萬元,吸引100余名大學生、300余名在外能人返鄉創業,帶動群眾年戶均增收8000元。成立蘄春艾灸師協會,制定保健艾灸師國家職業標準,推動艾灸人才走向專業化、職業化。
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統計顯示,湖北省蘄艾產業技術研究院,聚集了39名高素質科研人才,組建9個高層次團隊,制定5項產業技術標準,為企業解決20余項技術難題;培育“蘄黃1號”和“蘄青1號”2個蘄艾新品種,已成為艾絨加工和精油提取的優質原料來源。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