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上的鳥兒成雙.......”9月13日晚,在甘肅省定西市隴中許鐵堂秦腔劇院,臺上臺下近400名演員、觀眾共同唱起膾炙人口的黃梅戲選段 ,表達了甘肅人民對湖北黃梅戲的喜愛,也拉開了我國秦腔、黃梅戲跨劇種交流演出的序幕。

在當晚舉行的“秦聲黃梅·藝潤金秋——惠民戲曲晚會”上,甘肅鐵堂秦腔藝術劇院有限公司和湖北黃岡百越黃梅戲演出有限公司分別演出了《黃鶴樓》《火焰駒》和《女駙馬》《蘇東坡》等14個秦腔、黃梅戲經典劇目選段。這是黃梅戲首次來到甘肅演出,也是我國秦腔、黃梅戲的首次聯袂演出。

當晚的演出受到了戲迷的熱捧,不僅能容納300多人的劇院座無虛席,連過道上也有不少觀眾。74歲的戲迷徐子情說,黃梅戲演的是百姓生活,非常接地氣,好聽又好懂。雖然是第一次看,就覺得十分親切,非常喜歡。甘肅省定西市戲劇家協會主席、甘肅鐵堂秦腔藝術劇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亞文說,黃岡演員的表演自然、清新、細膩,表現出了黃梅戲的獨特魅力;粗獷沉郁的秦腔與婉轉清麗的黃梅戲首次同臺演出,效果超出預期。

“秦聲梅韻·薯都新篇”跨劇種交流演出活動,由定西市委宣傳部、黃岡市委宣傳部、定西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黃岡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定西市安定區委宣傳部、定西市安定區文體廣電和旅游局主辦,甘肅鐵堂秦腔藝術劇院有限公司、湖北省黃岡百越黃梅戲演出有限公司承辦,旨在通過秦腔與黃梅戲兩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臺演繹,促進西北與中部地區戲曲藝術的交流互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和推介安定“中國薯都”文旅品牌。在9月13 日至24日為期12 天的交流演出期間,鐵堂秦腔藝術劇院、百越黃梅戲公司將演出《鍘美案》《清風亭》《天仙配》《女駙馬》等24 部秦腔、黃梅戲經典劇目。

定西,通稱“隴中”,面積1.9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7.40萬人,素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安定區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享有“中國薯都”“中國馬鈴薯之鄉”美譽,馬鈴薯全產業鏈年產值達75億元,是全國最大的縣(區)級馬鈴薯種植加工銷售基地。(黃岡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楊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