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孫小婉)9月15日,位于黃梅縣經濟開發區的瑞江紡織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百余名施工人員分散在各作業面緊張作業。站在初具規模的廠房前,項目現場負責人黃松平介紹:“目前一、二號廠房主體已全部完工,綜合辦公樓正進行二層混凝土澆筑。”

他語氣中難掩自豪:“項目今年5月進場施工后,雖受梅雨季節不利影響,但僅用3個月有效施工時間,就完成總工程量的70%至80%,進度遠超預期且較原計劃大幅提前。”
瑞江紡織總投資2億元,占地60畝,總建筑面積3.47萬平方米。短時間內實現建設突破,不僅超出企業預期,更成為該縣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的生動見證。

“從項目簽約到開工建設,開發區給了全方位、全流程的服務保障。”瑞江紡織項目負責人王楠感慨道。這背后,是黃梅經濟開發區“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專班”機制的支撐——為每個重點項目配備專職服務團隊,覆蓋從立項審批、土地供應、工程建設到投產運營的全生命周期。
項目啟動前,服務專班提前介入,創新推行“預審批+并聯辦理”模式:土地掛牌期間,同步指導企業準備各項審批材料;針對施工圖審查等耗時環節,住建部門主動提供預審服務,提前排查問題,將傳統“串聯辦理”改為“并聯推進”,大幅壓縮審批耗時,實現“拿地即開工”。
項目建設中,開發區搭建“項目服務群”,建立“快速響應,一線解難,當天辦結”的問題處理機制。“無論是施工技術問題還是材料供應難題,在群里反映后,不到10分鐘就有回應。”黃松平的話,印證了線上線下聯動服務的高效性,確保問題“早發現、快解決”。
更讓企業點贊的是開發區的“主動式”服務。作為項目包保負責人,黃梅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紀檢監察工委書記石衛帶領專班,每周實地走訪項目現場,提前排查影響進度的潛在問題。梅雨季節來臨前,專班已制定應急預案、協調防汛物資,保障項目施工“不停擺、不減速”。
瑞江紡織項目的快速推進,是黃梅縣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效能的一個生動印證。
該縣創新實施“三化速辦”項目建設服務模式,通過實行項目流程標準化,繪制項目建設流程圖,優化審批事項、明確審批時限、劃清部門及投資主體責任,縣政府每周研判,職能部門對照流程提前介入、服務前置、并聯審批;實行包保服務精準化,推行“雙秘書”包保機制,由產業招商分局和屬地各明確一名項目秘書,全程跟蹤服務,直至項目入庫投產,形成服務管理閉環;實行工作任務清單化,實施“項目推進雙清單”管理,由縣政府立項交辦、動態跟進,將社會投資類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的審批時限從158天壓減至116天,用全周期服務破解項目落地堵點,為建設增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