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濤 潘頔 李燕 林琳)“臉上突然冒出蝴蝶狀的黃褐斑,用了很多方法也消不掉怎么辦?”近日,武漢市民李女士對著鏡子哀嘆她的“蝴蝶斑”在換季時愈發明顯。《大楚名醫科普》欄目第四期特邀四家醫院的專家,從護膚品的選擇到黃褐斑的治療,從飲食禁忌到深挖黃褐斑成因,奉上一份黃褐斑“生存指南”。
【淡斑霜不是“萬能藥”】
小珊(化名)工作繁忙壓力大,39歲臉上黃褐斑愈發明顯。看到“七天淡斑”的護膚品,她花大價錢買回,結果斑點更嚴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段銥表示,黃褐斑成因復雜,是皮膚底層黑色素細胞異常活躍,還伴有慢性炎癥,被稱為“斑中之王”,單一淡斑霜恐難奏效。
段銥說,很多人覺得淡斑霜和化妝品是“救星”,可盲目追求高濃度美白成分,如煙酰胺、熊果苷濃度過高,或疊加酸類產品,會刺激皮膚,讓斑更重。還有人頻繁去角質,想把黑色素“趕”出來,卻破壞了皮膚屏障,刺激黑色素細胞更活躍。
段銥提醒,針對黃褐斑日常護膚禁忌不少。清潔不可用強刺激的皂基、SLS產品;防曬要重視,硬防曬優先,選對防曬霜;淡斑選溫和抑制黑色素且抗炎的成分,低濃度慢用;修復屏障用含神經酰胺等的護膚品,避開刺激性成分。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鄒耘認為,黃褐斑是“慢病”,改善需3 - 6個月持續護理。那些“速效”淡斑產品多是騙局。護膚要維持皮膚穩態,少傷害多修復。若色斑變化大或伴其他癥狀,需及時就醫。學會與皮膚“和平共處”,才能擁有好肌膚。
【妊娠的黃褐斑治療有妙招】
武漢兒童醫院醫學美容中心診室里,小麗(化名)正滿臉沮喪地向醫生傾訴:“我臉上的斑好不容易淡了,咋又冒出來了?”原來,小麗妊娠時長了雙面部的片狀褐色斑塊,哺乳期后經規范治療,斑塊轉淡。可暑假帶孩子旅行,沒做好防曬,飲食也不規律,黃褐斑又“卷土重來”。
武漢兒童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孫羽表示,黃褐斑堪稱“斑王之王”,易復發、難治愈,亞洲育齡期女性發病率達30%,妊娠期更是高達50%-70%。治療黃褐斑得講究方法,需分期分型聯合治療。
活動期:面積擴大、色素加深、皮損泛紅,屬于活動期,需系統藥物聯合治療。口服氨甲環酸、維生素C和E、谷胱甘肽等,外用氫醌及其衍生物、維A酸、壬二酸。
穩定期:面積無擴大、色素無加深、皮損無泛紅,屬于穩定期,可聯合化學剝脫術和光電聯合治療。化學剝脫術:俗稱“刷酸”,可利用較高濃度果酸、水楊酸及復合酸減輕色素沉著。另外,還能借助強脈沖光、激光等光電治療。
除了專業治療,日常維穩也很關鍵。孫羽表示,應嚴格防曬,修復皮膚屏障,清淡飲食,規律作息,保持良好情緒。黃褐斑雖無法根治,但科學治療能大大降低復發風險。
【飲食中醫雙管齊下】
武漢市中醫醫院專家提醒,抗斑是個持久戰,需飲食中醫齊上陣。
飲食調養的核心是:均衡營養、多食抗氧、補充維C、注意忌口。武漢市中醫醫院皮膚科、醫療美容科副主任醫師蔡翔表示,多吃富含維C和E的食物,如鮮棗、獼猴桃,它們可以抗氧化、修復細胞、抑制黑色素;優質蛋白和谷物也不能少,魚類、瘦肉都是好選擇,全谷物如燕麥、糙米、小米富含B族維生素和纖維;另外,多食用補氣血、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紅棗、桂圓、山藥、枸杞。不過,白天少吃芹菜、檸檬等感光食物,辛辣刺激、油炸肥膩、高糖加工食品也得“退退退”,它們會加速皮膚老化,使膚色暗沉。
從中醫角度看,黃褐斑成因多樣,肝郁氣滯、脾虛濕盛、肝腎陰虛、氣滯血瘀都可能中招。武漢市中醫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何亞男表示,防復發也有妙招,中藥內調能辨證論治,個性化開方,如疏肝解郁、健脾祛濕、活血化瘀;食療藥膳也管用,肝郁喝玫瑰花茶、佛手茶,脾虛用山藥、薏米、茯苓、蓮子熬粥,腎虛適量食用黑豆、黑芝麻、核桃、枸杞等;針灸艾灸刺激穴位,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功能;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情,記住“恬惔虛無,真氣從之”,心態平和,肝氣條達,黃褐斑自然不敢輕易“登門”。
【黃褐斑究竟怎么來的】
黃褐斑,是中青年女性面部常見的“色素小怪獸”,男性偶爾也會中招。它常在夏季“猖狂”,秋冬季“低調”,喜歡對稱地出現在臉頰、額頭。
黃褐斑從哪兒來呢?武漢市武東醫院主治醫師陳千表示,紫外線、化妝品、懷孕、內分泌失調、藥物、微量元素失衡,甚至慢性疾病、遺傳都可能是“幕后黑手”。懷孕引發的黃褐斑,和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分娩后大多會“知難而退”。
在中醫眼里,黃褐斑不是簡單的皮膚問題,而是身體內部臟腑發出的“求救信號”。肝郁氣滯、脾虛濕阻、腎精虧虛,都會讓氣血無法好好滋養面部,從而長出斑斑點點。肝郁氣滯型,就像心里憋了團火;脾虛濕阻型,好似身體被濕氣“泡軟”;腎精虧虛型,如同身體“電量不足”。
黃褐斑的防治需“多管齊下”:科學治療、嚴格防曬、健康飲食、規律作息。正如同濟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鄒耘所說,祛斑不是“一勞永逸”,而是和皮膚“長期和解”的過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