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林牧 張雨 胡玲)“都怪我當時慌了神,以為開空調降溫、趕緊脫衣服就行,沒想到反而讓傷更重了,現在連抬手吃飯都費勁!”9月18日,武漢市普仁醫院手足顯微外科病房內,45歲的王先生(化姓)看著被敷料包裹的四肢,滿是懊悔。7天前,他因抬開水桶時同伴失手被整桶開水潑身,又因錯誤急救導致傷情雪上加霜,最終在醫院規范的創面換藥修復治療下,才逐步穩住病情,脫離感染、敗血癥的風險。
回憶起9月11日的驚魂時刻,王先生仍心有余悸。當天上午,他與同伴在工地共同抬運裝滿滾燙開水的水桶,途中同伴突然失手,水桶傾斜,滾燙的開水瞬間浸透他的衣物,順著領口、袖口、褲腳澆在胸腹部和四肢。“那一瞬間,感覺全身像被火烤一樣鉆心的疼,皮膚立馬又紅又腫,還往外滲液。”王先生說,慌亂中他只想著盡快降溫,立刻把現場的空調開到最低溫度,又急著脫掉濕透的衣服,可剛一拉扯,燙傷處的皮膚就整塊脫落,露出鮮紅的創面,劇痛讓他近乎當場暈厥。
“脫衣服的時候,我就知道壞事了,原本只是燙得疼,這下皮都掉了,血和滲液混在一起,看著就嚇人。”同伴見狀,趕緊用干凈布料簡單包裹王先生的創面,緊急將他送往武漢市普仁醫院。抵達醫院時,王先生因疼痛和緊張,全身肌肉緊繃,連簡單的翻身動作都無法完成。
手足顯微外科主治醫師汪冰第一時間為王先生展開檢查,結果令人揪心:他全身20%TBSA(體表面積)均為二度燙傷,創面分布在左上肢及肩部、右上肢、胸腹部和雙側膝關節。“創面滿是大小不一的水皰,部分皰皮已經脫失,創基呈現紅白相間的狀態,周圍皮膚又腫又燙,滲液不斷滲出,他稍微動一下就疼得直冒冷汗。”汪冰主治醫師介紹,更棘手的是,王先生有青霉素、鏈霉素過敏史,這給創面用藥和消毒帶來了不少限制。
“他的情況必須立即啟動規范的創面換藥修復治療,再拖下去會有生命危險!” 汪冰主治醫師強調,王先生因錯誤脫衣造成二次損傷,部分創面已發展為深二度燙傷。這類創面若不及時處理,極易引發感染,細菌可能通過創面侵入血液循環,導致敗血癥,進而損害肝、腎等重要器官;同時,深二度創面長期暴露還會形成瘢痕增生,可能導致關節畸形,尤其是膝關節部位的燙傷,若恢復不佳,未來可能影響行走功能。
針對王先生的病情,手足顯微外科團隊緊急制定個性化換藥方案:每次換藥前,先用不過敏的消毒藥劑對創面及周圍皮膚進行嚴格消毒,杜絕交叉感染;再用生理鹽水輕柔沖洗創面,仔細清除壞死組織和滲液,為創面愈合創造清潔環境;對于淺二度創面,選用透氣性好的無菌敷料覆蓋,保持創面濕潤,促進上皮細胞再生;對于深二度創面,在清創后均勻涂抹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的藥物,再用無菌紗布妥善包扎,防止外界污染;整個操作過程中,醫護人員嚴格控制力度,避免觸碰創面加重疼痛。
經過持續一周的規范治療,王先生的創面情況明顯好轉:滲液基本消失,創面周圍的紅腫徹底消退,淺二度創面已開始結痂,深二度創面也長出了新鮮的肉芽組織,疼痛程度較之前減輕了大半。
武漢市普仁醫院手足顯微外科主任彭漢書提醒,日常生活中燙傷很常見,但很多人因缺乏正確認知,采用錯誤的急救方式,反而加重傷情。他指出,像王先生這樣燙傷后用空調低溫降溫,會導致創面血管收縮,影響局部血液循環,延緩愈合;強行撕扯粘連衣物,更是會撕裂破損皮膚,造成二次損傷,這些做法都需堅決避免。
彭漢書主任強調,正確的燙傷急救應遵循“沖、脫、泡、蓋、送” 五步法:首先用流動的冷水沖洗創面 15-30分鐘,快速降低創面溫度,減輕熱力對組織的進一步損傷;若衣物與創面粘連,需用剪刀剪開周圍衣物,不可強行撕扯;若燙傷面積較小,可將創面浸泡在冷水中15-20分鐘(大面積燙傷或特殊部位燙傷除外);隨后用干凈的無菌紗布或干凈、透氣的布料輕輕覆蓋創面,避免創面暴露感染;若燙傷面積超過5%、出現水皰破裂、疼痛劇烈或創面位于面部、關節等特殊部位,應立即送往具備專業創面處理能力的醫院,由醫護人員開展規范治療。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