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黃濤 通訊員 胡夢 黎婉婷)反復頭暈、腮腺腫痛,本以為只是普通炎癥,卻不知是心臟瓣膜嚴重感染、贅生物脫落引發腦梗的危急信號。近日,湖北省中醫院(湖北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光谷院區成功救治一位因感染性心內膜炎導致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患者。專家提醒,莫名發熱伴身體異常,需高度警惕心臟問題。
一場頭暈牽出心臟大隱患
57歲的張女士(化名)平時身體一向硬朗,還常年從事體力勞動。然而今年9月初,她突然出現反復頭暈、發熱和腮腺腫痛等癥狀,被收治進入湖北省中醫院光谷院區腦病科。
經磁共振檢查發現她小腦中有小梗塞灶,心臟彩超提示“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本以為只是“腮腺炎”加上普通頭暈,卻在胸心外科楊建國主任醫師會診后發現了真正病因:心臟瓣膜上的贅生物脫落導致腦梗,持續發熱的根源實為“感染性心內膜炎”——一種可致命的心臟感染性疾病。張女士隨即被轉入胸心外科接受緊急治療。
多學科聯手,“拆彈”成功
面對如此棘手的情況,胸心外科迅速啟動多學科協作(MDT)機制,聯合麻醉科、口腔科、腦病科、重癥醫學科等多位專家共同評估。大家一致認為,應盡快手術置換心臟瓣膜,否則一旦贅生物再次脫落或瓣膜進一步損壞,可能引發心衰、栓塞甚至更嚴重的后果。
在胸心外科主任董永強團隊的統籌和楊建國的主刀下,張女士很快接受了“主動脈瓣生物瓣置換術”。手術在全身麻醉和體外循環支持下順利完成,術后她被送入ICU密切監護。在醫護人員精心照護下,張女士恢復非常順利:術后第一天就轉回普通病房,第五天已可自行下床活動。
專家提醒:心臟報警信號莫忽視
楊建國介紹,心臟的主動脈瓣相當于一扇“閥門”,關閉不全時會導致血液倒流,加重心臟負擔,引發左心室擴大和心功能下降。常見癥狀包括心悸、胸悶、頭暈和活動后氣促等。
而感染性心內膜炎,則是因細菌、真菌等病原體侵襲心臟瓣膜或內膜引起的感染。患者往往出現發熱、乏力、盜汗,甚至發生血管栓塞(如皮膚瘀點、指端結節)。該病隱匿性強,若不及時處理,可能造成瓣膜嚴重損毀、心力衰竭乃至死亡。
楊建國特別提醒,很多心臟瓣膜疾病癥狀不典型,頭暈、乏力等易被誤認為是小毛病。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發熱并伴隨身體異常,應盡早做心臟超聲檢查,實現早診斷、早治療,避免延誤救治時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