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 王磊、陳帥、覃丹琴)傍晚時分,大冶市靈鄉鎮賀鋪村的 “老劉金線” 上,村民們三三兩兩散步聊天,孩子們追著晚風奔跑,平整的柏油路面映著夕陽,像條黑緞帶纏在青山間。
自 2012 年大冶市委辦公室駐村以來,工作隊沉下身子扎進灣組傾聽民意:這條連接賀鋪村與外界的 “老劉金線”,不僅是村民出行的必經之路,更是農產品外運的 “生命線”。年久失修的路面,成了群眾反映最強烈的 “煩心事”,“修路” 也成了群眾最迫切的訴求。

解民憂、修公路,舊貌換 “新顏”
“以前‘老劉金線’就是條‘搓板路’,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騎摩托車摔跤是常有的事。” 提及村里的主干道,賀鋪村村干部丁蘭至今記得村民的抱怨。
據了解,靈鄉鎮賀鋪村位于大冶市南部山區,全村共 294 戶,下轄 11 個自然灣,是省級建檔立卡脫貧村、毛鋪水庫移民新村。盡管坐擁毛鋪水庫(勁酒水源地)的優良生態,但因道路難行、供水不穩定,村民的生活一直難有起色。
為啃下這塊 “硬骨頭”,工作隊多次奔走于市交通局、財政局等部門,溝通協調資金、對接施工方案。歷經兩年不懈努力,2023 年 9 月,長約 1 公里的 “老劉金線” 賀鋪段全線刷黑通車。工作隊還同步爭取到 160 萬元資金,對 “老劉金線” 賀鋪段進行配套升級:新建排水溝解決積水問題,種植綠植打造景觀帶。
如今,平整寬闊的柏油路面像一條黑色緞帶,在青山綠水間蜿蜒伸展,不僅終結了 “晴通雨阻” 的歷史,更成了吸引游客的 “觀光路”、帶動增收的 “致富路”。昔日的泥濘小路,已然變成村民家門口的 “幸福廊道”。
自 2021 年起,工作隊持續推動賀鋪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翻新陳舊的村委會,增設紅色驛站、文化活動室;將廢棄荒地改造成法治廣場、健身場地;新建群眾大舞臺,廣場舞、文藝匯演輪番上演。賀鋪村逐步實現 “產業興、村貌新、群眾欣” 的美麗蝶變。

種白茶、興產業,增收有 “底氣”
清明時節,茶香滿溢。走進賀鋪村白茶產業園,三十余名村民正挎著竹簍,指尖在嫩綠的茶芽間翻飛。采摘好的鮮葉當天便送往 1 公里外的茶葉加工車間,經過殺青、揉捻、烘干等工序,變成包裝精美的白茶產品。
“賀鋪村南北臨山、中間環水,毛鋪水庫穿村而過,常年云霧繚繞、土壤肥沃,種出來的茶葉口感格外好。” 工作隊隊員介紹,正是看中這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2021 年,工作隊與村 “兩委” 共同引進西溝里白茶公司,打造標準化白茶基地。如今,茶園面積已達 320 畝,采取 “公司 + 基地 + 合作社” 的模式,讓村民實現 “家門口就業”。
“以前想打工沒門路,現在在茶園采茶、除草,每天能采 2 斤多鮮葉,一天能掙 100 多元,還能照顧家里的老人小孩。” 監測戶蔡金蓮笑著說。據統計,白茶基地已帶動 52 戶 102 人增收,其中脫貧戶 6 人、一般農戶 96 人,每年還能為村集體經濟增加 6 萬元收入,真正實現 “集體增效、農民增收、鄉村增色”。
“不僅要把白茶種好,還要把產業鏈做長。” 賀鋪村黨支部書記紀荒山介紹,村里計劃延伸白茶產業鏈,發展茶葉精深加工,同時結合毛鋪水庫的生態風光,打造 “采茶體驗 + 鄉村旅游” 項目,讓 “一片葉子” 帶動更多村民致富,守護好這方青山綠水。

聚民心、增 “活力”,共建幸福家園
群眾利益無小事。工作隊常態化開展 “灣組夜話”“庭院議事” 活動,與村民面對面聊產業、談出行、話生活,梳理出交通不便、快遞取件難、活動場所少、產業基礎設施薄弱等民生實事清單,逐一掛號銷號。
2022 年夏天,持續高溫少雨讓賀鋪村種糧大戶紀昌滿犯了愁 —— 他種植的 80 余畝水稻,因水庫庫尾水源枯竭,禾苗日漸枯黃。“要是絕收,一年的辛苦就白費了!” 隊員們得知情況后,立即趕到田間勘察,聯系市農業農村局協調灌溉設備,并組織人員尋找新水源。不久,水泵、水管送到了田間,大家一起鋪設管道、抽水灌溉,最終保住了稻田,將旱情損失降到最低。
在開展 “清潔家園” 行動中,工作隊隊員們倡導 “有錢出錢、有物捐物、無錢無物獻義務” 的理念,帶頭捐款捐物,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村民柯賢育、賀碧橋主動將老屋拆除后的火磚、青瓦捐獻出來,用于灣組公共設施建設;灣里的泥瓦匠們自發組建施工隊,投工投勞不計酬勞;村民紀道平主動提出將自家 30 平方米的舊房屋改造為活動中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工作隊進駐 4 年來,賀鋪村不僅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更通過一件件民生實事,凝聚起村民共建美好家園的合力。工作隊用實干擔當踐行初心使命,讓賀鋪村的 “顏值” 與 “內涵” 同步提升,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一條鄉村振興的 “幸福路” 正越走越寬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