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易相志 明月新)9月19日,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黃石主場“慶豐收”活動新聞發布會在陽新縣排市鎮滴水涯景區舉行。
發布會上,陽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俞振華表示,要讓豐收的喜悅不僅裝滿農民的糧囤,更要通過文旅融合鼓起鄉親們的錢袋子,滴水涯正是‘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這座總投資3.3億元、規劃面積達9555畝的生態景區,以“瀑布疊翠、茶花香漫”的獨特風貌,成為展示黃石農旅融合成果的天然舞臺。

新聞發布會現場。 通訊員 供圖
眼福:山水繪秋卷,奇石映秋光
剛入景區入口,便聽見“嘩嘩”水聲穿林而來。循聲前行,落差 30余米的主瀑布如白練垂空,水流撞擊涯下深潭,激起的水霧在秋日陽光里折射出細碎彩虹。涯壁上布滿青褐色奇石,經千萬年水流沖刷形成“龍爪痕”“水簾洞”等天然景觀,與涯邊火紅的三角楓、金黃的野菊相映成趣。
“這里不僅是網紅打卡地,更是我們踐行‘千萬工程’的成果展示區。” 排市鎮鎮長在發布會上介紹,景區依托瀑布群資源,連續三年在王垴村嫁接山茶花200多畝10000余株,打造“十月至翌年四月茶花次第開放”的特色景觀帶,實現“一季風景變四季經濟”。正在觀瀑臺拍照的游客陳小姐舉著相機說道:“特意從黃石市區過來,沒想到藏在山里的瀑布這么出片!”景區工作人員介紹,秋日雨水充沛,滴水涯瀑布流量達全年峰值,加之山林色彩豐富,每日接待游客量較夏季增長近三成。
樂趣:棧道尋幽境,體驗藏野趣
沿瀑布右側的生態棧道緩步而上,2公里的路程串聯起“聽濤亭”“望涯臺”等5個打卡點,棧道旁設有科普牌,介紹涯壁植物與地質成因。走到棧道盡頭,便是新增的竹筏漂流項目,游客乘筏順溪而下,可近距離觸摸清澈溪水,看魚蝦游弋、白鷺低飛。
景區游客中心旁的非遺體驗坊里更是熱鬧。陽新布貼傳承人王師傅正手把手教孩子們做“瀑布主題”布貼畫,紅布剪作楓葉,藍布疊成水流,不一會兒,一幅迷你滴水涯圖景便成型。這正是發布會中提出的“非遺 + 旅游”融合舉措的生動體現 —— 通過活態傳承讓傳統文化成為鄉村旅游的“增值密碼”。
“帶孩子來不僅能看風景,還能學非遺,這種體驗太有意義了!”來自鄂州的家長劉先生說。此外,景區還推出 “涯下露營”“溪畔野餐”等親子套餐,周末預訂量已排至半月后。
口福:山味擺上桌,特產載滿歸
玩累了,景區出口的“涯下農家味”小吃街香氣撲鼻。攤主們支起的土灶上,清蒸陽新豚冒著熱氣,山野菜炒土雞蛋色澤鮮亮,還有用溪水泡制的酸梅湯酸甜解渴。“這些菜的食材都是本地農戶種的,豬是散養的,菜是現摘的!”攤主張大姐邊給游客盛湯邊介紹,去年國慶期間,她的攤位日均賣出200多份農家菜。
小吃街盡頭的特產區里,野山茶油、涯壁蜂蜜、手工紅薯粉等干貨擺滿貨架。“這蜂蜜是涯邊野花釀的,甜而不膩,特意多買幾罐送朋友。” 正在結賬的游客李阿姨說。據排市鎮文旅辦負責人介紹,景區已帶動周邊20余戶農戶發展特色種養,非遺文創與農特產品月銷售額超15萬元,這與發布會披露的“景區直接帶動300余人就業” 的數據形成呼應,印證了“旅游富民”的發展成效。
如今的陽新滴水涯,正以“景美、好玩、味香”的姿態,成為鄂東南鄉村旅游的新名片。按照發布會部署,當地即將啟動 “霍比特人小屋” 民宿集群建設,完善富河沿岸油菜花海觀光帶,讓更多游客在山水間收獲愜意與實惠,讓豐收的喜悅真正浸潤每個鄉村角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