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 金玲、周倩 )“一場秋雨一場寒”,隨著氣溫降低,帶狀皰疹進入高發期。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疼痛科提醒大家,秋冬季晝夜溫差大,易引發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易被激活,引發劇烈疼痛。
為何天冷易“中招”?免疫力下降是主因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該病毒在兒童時期感染水痘后,會潛伏在人體神經節中。當人體因寒冷、疲勞、壓力、衰老或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原因導致免疫力下降時,病毒便會重新激活,沿神經纖維蔓延至皮膚,引發簇集性水皰和劇烈疼痛。秋冬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進一步增加了病毒復活的風險。臨床數據顯示,50歲以上人群、女性以及存在慢性疾病的人群更易在寒冷季節發病。
不僅是“纏腰龍”,疼痛部位需警惕
帶狀皰疹最典型的癥狀是身體單側出現灼熱、電擊或針刺樣疼痛,隨后在相應區域出現紅色斑丘疹,并迅速發展為成群水皰。皰疹沿神經走向分布,常見于胸腰部、頭面部(尤其是三叉神經區域),也可發生在四肢、頸部和耳周。值得注意的是,疼痛往往先于皮疹出現,容易誤診為心絞痛、偏頭痛或關節痛。患者還可能伴有輕度發熱、乏力、頭痛等全身癥狀。如三叉神經眼支受累,可能引發結膜炎、角膜炎甚至影響視力;耳部皰疹則可能導致面癱、聽力下降。
“后遺神經痛”不容忽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約20%的患者,尤其是50歲以上人群,在皮膚皰疹消退后仍會遭受持續性疼痛,即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這種疼痛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表現為燒灼痛、跳痛、麻木或痛覺超敏。長期疼痛會嚴重影響睡眠、情緒和生活質量,導致焦慮、抑郁甚至社交隔離。
早診早治是關鍵,疫苗預防筑防線
專家強調,一旦出現疑似癥狀,應盡早就醫,發病72小時內是黃金治療窗口。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復制,結合鎮痛藥和神經修復藥物,能顯著降低PHN的發生風險。對于頑固性疼痛,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疼痛科可采取超聲可視化下精準神經阻滯、脈沖射頻或脊髓電刺激等介入治療方式,阻斷疼痛信號傳導。
預防方面,除了防寒保暖、均衡營養、規律作息以提高免疫力外,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手段。專家推薦50歲以上人群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其保護效率可達90%以上,即使曾經患過帶狀皰疹仍可接種,以預防復發。
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疼痛科致力于帶狀皰疹及相關神經痛的全面診療,依托急性期抗病毒、神經阻滯治療及慢性期藥物、神經調控、物理與心理綜合治療手段,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鎮痛方案,有效控制疼痛、促進神經修復,幫助患者重返無痛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