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通訊員 鄧薇 郭林波 吳衛權)“多虧了浠水農行創新推出的綠色信貸產品……”9月22日,中電建長崍項目公司董事會秘書胡克感慨道,正是這種金融賦能生態,綠色引領發展的創新理念,讓傳統礦山煥發新活力。

中電建長崍綠色礦山項目是浠水縣重點引進的綠色產業項目,總投資56億元,由中電建旗下水電八局、水電五局與浠水城發集團聯合建設。項目瞄準國家級綠色建材基地目標,采用全封閉智能運輸、全濕法生產等行業前沿技術,實現砂石骨料生產全程近零污染、近零排放。二期工程建成后年產能將突破4000萬噸,并配套智能化碼頭與生態修復設施,為守護長江岸線生態安全、推動縣域產業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為精準匹配項目需求,浠水農行主動突破傳統信貸模式限制,以項目綠色屬性與建設需求為核心,創新設計“綠色信貸+項目融資”綜合服務方案,推出全流程定制化綠色金融服務,為項目建設注入穩定資金動能。信貸支持方面,一期投放12.25億元長期低息貸款,二期配套7.6億元綠色信貸與供應鏈融資,高效解決項目建設資金難題;風險管控層面,率先建立環境與社會風險(ESG)動態評估機制,對礦區生態修復、粉塵、水質等12項核心環保指標實施全周期監測,確保資金精準投向《綠色產業指導目錄》領域;擔保模式上,創新“綠色礦山專項貸”,以項目未來采礦權作為核心質押物,破解重資產項目“抵押難”問題;同步引入碳匯收益權質押,將項目年均20萬噸二氧化碳減排量轉化為可融資碳資產,既拓寬融資渠道,又強化項目綠色屬性,形成“資金支持+綠色賦能”雙重保障。破解重資產項目融資瓶頸,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浠水經驗”。
如今,項目的“綠色紅利”正持續惠及浠水百姓,取得了生態、經濟、社會三重效益。環境上,粉塵排放較傳統工藝降低85%,生產用水循環利用率達95%,完成礦區生態復綠超200畝,筑牢長江沿岸綠色屏障;經濟上,項目提前123天投產,2024年實現產值18億元,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產值超30億元、年稅收貢獻約3億元,為縣域綠色產業集群發展注入動能;就業方面,直接創造就業崗位超500個,間接帶動建材、物流等上下游產業就業千余人,推動區域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
浠水農行以金融創新為紐帶,深度服務中電建長崍綠色礦山項目,構建“綠色金融+實體產業”協同發展格局,為縣域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未來將繼續聚焦本地綠色產業需求,推出更多精準金融服務,為浠水守護長江岸線、發展綠色產業注入新活力。”浠水縣金融服務中心負責人如是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