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俯瞰中國大地,會發現湖北在國家能源布局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湖北電網,是三峽綠電外送的起點、西電東送的通道,也是南北互供的樞紐、全國聯網的中心。
“十四五”期間,湖北電網以全國能源戰略支點的擔當,構建起貫通東西、連接南北的能源大動脈。從三峽的清潔能源到東部沿海的工廠車間,從北方的供暖需求到南方的產業升級,每一度電都在這里高效流轉。

“十四五”收官之年,湖北電網不僅圓滿完成了國家賦予的能源戰略使命,更以湖北特色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為全國能源綠色轉型提供了示范樣本。智能調度、柔性輸電、綠電消納等創新實踐,正在這里開花結果。

看今日荊楚大地,長江奔涌、綠電縱橫。鄂西群山間,特高壓鐵塔巍然矗立,銀線飛架南北;江漢平原上,超高壓走廊橫貫東西,輸送清潔能源。四省電力通道在此交會,織就能源動脈網,將國家“十四五”能源規劃的宏偉藍圖化為萬家燈火。
這,是三峽大壩,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

當滔滔江水化作澎湃電流,第一站便是湖北電網。“十四五”期間,2000億度清潔電能從這里出發,跨越山河,奔赴千里之外的華東長三角地區和華南粵港澳大灣區,點亮了中國經濟動能最強勁區域的萬家燈火。
湖北電網,全國聯網的中心,與外省外區連通最多的省級電網,是三峽外送的起點、西電東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樞紐。

除了這些戰略功能和區位優勢,湖北電網還具備強大的資源配置能力,電壓等級齊全、交直流匯聚、送受端并存,風、光、水、火等多種能源形式在此交匯,是全國能源互濟的“超級樞紐”。

湖北電網運維著全國數量最多的換流站,這些“電力中轉站”將來自五湖四海、規格不一的電流,轉換成穩定有序的“標準能源包”,確保巨量電能得以安全、高效地交換、分配,再輸送到四面八方。

電能輸送有了“中轉站點”,還得有四通八達的“道路網絡”。
“十四五”期間,湖北電網建起了4134公里特高壓線路。當我們將鏡頭拉升、再拉升,從萬米高空俯瞰華中大地,一個由鐵塔銀線組成的大大的“日”字形電網骨架,正將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省緊緊相連。

試想,如果一條重要的電力線路發生故障怎么辦?
在“日”字形環網中,電流擁有了多方向、多路徑的選擇自由,一旦遇到突發狀況,電流瞬間就能分流到環網中的其他線路上,這相當于為整個華中地區的能源安全裝上了“雙保險”,甚至“多保險”。

截至目前,湖北電網運維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近2萬公里,長度接近沿著赤道繞行半個地球。要運維好這么龐大的電能輸送網絡,僅靠人力是遠遠不夠的。
在宜昌500千伏安福變電站,機器狗、無人機、室內機器人與160個攝像頭組成“AI護衛隊”,實現“空天地、室內外”全方位巡視。

在三峽大壩右岸的山峰上,一架載有X光探傷設備的大型無人機,為三峽外送線路拍起了“CT”照片,檢查導線內部的健康狀況。

在武漢,全國首臺“無人車+無人機”組合悄然上崗。它能自主規劃路線、避開障礙,360度掃描電線桿和導線,將畫面實時傳回。后方AI“大腦”迅速比對海量圖像,化身“超級診斷師”,揪出肉眼難辨的“隱患苗頭”。

從鄂西秘境到江漢沃野,湖北電網的跨越式發展,正是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荊”彩答卷。 如今,湖北每用四度電就有一度來自新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正為荊楚大地注入強勁綠色發展動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