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15:30,已激戰一月有余的2025武漢城市足球超級聯賽(簡稱“漢超”)迎來了又一個高潮——漢超高校組展開華中科技大學對陣武漢理工大學的揭幕戰。此前,經過一個多月激烈比賽,漢口、武昌、漢陽三大賽區已決出各自冠軍,分別是江岸區、東湖高新區和蔡甸區,三隊將決出城區總冠軍。
根據漢超賽制,首屆漢超采用城區組和高校組雙軌賽制,高校組由華中科技大學等8所高校組隊出戰,以主客場方式決出高校組冠軍。最終由城區總冠軍與高校總冠軍爭奪超級杯。
這不是一場只屬于球員的比賽。回望這一個多月,武漢正以足球為小小的支點,輕輕撬動著整座城市的資源:它沒有照搬貴州村超的鄉土煙火,也沒有走蘇超全域擴張的路子,而是精準踩出了“動感都市”的節拍,讓全民體育成為“低成本啟動、高價值裂變”的城市激活密碼。

哨聲一響,黃金萬兩
8月16日的武漢體育中心,天空似乎都要被武漢的“拐子”們掀翻了。46780人涌進看臺,這個中國業余足球第二高的上座率,不只是一串數字——那是滿場揮舞的彩旗,是夾雜著武漢話的吶喊,是家長把孩子架在肩頭的笑臉。而這聲哨響背后,整座城市的消費齒輪,也跟著轉了起來。
揭幕戰前后3天,武漢抖音團購消費環比暴漲55%,餐飲、酒旅、綜合消費分別激增44%、69%、61%,“漢超經濟學”的初次亮相就威力盡顯。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系列促消費活動的深入推進,“漢超經濟學”的效應持續放大:據互聯網平臺數據顯示,漢超開幕以來,各類配套促消費活動直接產生消費近1億元,間接拉動消費約2億元,用一只足球,成功轉動了整座城市的消費大盤。

控球有道,有流量更有增量
解碼漢超經濟學,武漢靠三大核心策略,讓草根球賽激活全城消費熱情,實現“有流量更有增量”。
低價門票:8元撬動千元消費
漢超揭幕戰門票僅8-10元(10分鐘售罄),創下國內群眾賽事最低價;持票可兌換“湖北有禮”千元文旅禮包,綁定20+景點與餐飲優惠券;“惠民杠桿+增值閉環”讓漢超單場賽事帶動周邊消費破百萬元,形成“觀賽→餐飲→住宿→文旅”的消費乘數效應。
商業賦能:從曝光到變現的閉環
作為武漢本土新茶飲品牌,益禾堂提前以賽事合作伙伴的身份布局漢超賽事,成為江夏隊賽事合作伙伴,不僅全程贊助江夏隊戰袍及球迷應援物料,更派出品牌IP“堂堂”作為官方應援官,穿梭人群、擊掌互動,成為現場最受歡迎的“顯眼包”。疊加“持票根享折扣”機制,觀賽流量轉化為線下客源,9月10日至14日,該品牌在江城陸續開業30家新店。這場“球衣換流量、流量變銷量”的操作,成為漢超“小微企業反哺”模式的標桿案例。
更具規模的商業聯動同步展開:組委會圍繞漢超專項開展百萬體育消費券派發活動,通過“漢運動”小程序等渠道發放,可疊加車谷消費券使用,進一步降低消費門檻,有效拉動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三個賽區更同步開展“來一腳,湊熱鬧”漢超美食生活薈系列活動,集結百余家商戶集體亮相——從武漢老字號小吃到潮流飲品,從運動裝備到汽車家電,從生活服務到文創非遺,在賽場外構建起覆蓋“吃住行游購娛”的完整消費矩陣,目前已吸引13萬人次“逛吃、嗨購、海淘”,讓觀賽流量切實轉化為消費增量。
文體旅共振:球場外的帶貨大秀場
漢超以賽事為軸心,構建起“體育引流、文化賦能、旅游變現”的共振生態:武漢市各區趁機玩起“花式帶貨”——江夏區邀請對手到梁子湖品嘗蟹肥丸香;車企聚集的經開區喊話讓對手“比賽完了,開輛車回去”;武昌區請來手藝人,在文藝范十足的曇華林展示布藝堆繡、魯班鎖、人物透雕等一批精巧的非遺項目;漢陽區開展“迎漢超 促消費”系列活動,整合商業、餐飲、文旅等資源,打造沉浸式消費體驗;洪山區組織賽場周邊重點商圈餐飲商戶推出漢超主題促消活動,針對球迷提供菜品贈送、專屬套餐、用餐折扣等優惠;江漢區則亮出美食地圖,邀請觀眾吃完宵夜再回家……
球場里踢的是輸贏,球場外拼的卻是煙火氣和地域名片,難怪有網友說“去看球是假,順便逛吃是真”。一碗碗熱辣的蟹腳面、一次次難忘的非遺體驗、一趟趟愜意的湖邊游,伴隨著球場內外的歡呼讓武漢的城市消費更加活色生香。

青春上場,讓學子與武漢共成長
9月25日,漢超高校組揭幕戰在華中科技大學上演。當晚,華中科技大學與武漢理工大學的揭幕戰尚未開踢,場外的“來一腳,湊熱鬧”漢超美食生活薈就已先一步點燃氛圍。
三個特色區域里,藏著專屬于學生的熱鬧:從球隊周邊到日常好物,指尖劃過的都是“看得見的實惠”;美食品鑒區更不必說,你嘗一口熱干面、我品一勺糊湯粉,是熱乎的武漢小吃更是地道的江城熱情;商品售賣區的貨架上,小到運動發帶、大到便攜運動裝備,都貼著“學生友好價”的標簽,更貼心的是,現場還能直接用武漢體育金秋消費券“新生券”—— 這張為學生量身定制的福利,讓消費門檻變得格外溫柔。既能買到喜歡的東西,又能省下一筆零花錢,“看球+逛展+消費”的組合,讓漢超也成了校園里的“青春狂歡日”。
而漢超帶給青春的驚喜,遠不止一場球賽、一次市集。武漢依托漢超等系列賽事,推出2025武漢體育金秋消費季,“樂網”“樂購”“樂賞”“樂動”“樂享”等五大系列活動正陸續開啟,大學生使用“新生券”不僅能優惠購物、購門票、玩場館,10月底11月初,2400名在漢大學生還將踏上“青春躍動,大學之城”2025武漢大學生城市定向穿越挑戰賽的旅程——這是一場用腳步讀懂武漢的“青春打卡賽”,四條線路藏著四種武漢的模樣,等著學生們去探索。
漢超的“青春上場”,從來不是一句口號。它是高校球場里的吶喊,是美食市集里的歡笑,是定向賽路上的探索,是運動場館里的汗水——它讓青春與武漢緊緊相連,讓學子們在賽事與活動中,既找到了運動的快樂,也讀懂了城市的溫度,更在不知不覺間,把對武漢的喜愛,變成了留在這座城、建設這座城的初心。
青春的熱情,從來都是武漢城市活力的底色。漢超的路,一定能越走越長。
終場不是終點:惠民與城市的雙向共贏
開賽一月有余,漢超經濟學或許早已算出了屬于自己的密碼:低價門票×場景融合×文化共鳴=消費增量×城市活力。如今,“直接消費近1億元+間接拉動約2億元”的亮眼數據,更讓這個公式有了堅實的支撐。
“‘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漢城市精神與足球比賽追求進球和勝利的項目屬性不謀而合。”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志認為,漢超的舉辦讓武漢精神在足球比賽中具象化,讓武漢精神與現代體育完美共振,漢超經濟學的終極意義,在于證明只需找準“惠民-消費-文化”的共振點,就能讓草根體育從“少數人的運動”變為“全民的經濟盛宴”。
這場始于8元門票的足球賽事,正在重新定義城市與體育的關系:真正的“超級聯賽”,已經超越賽場上的勝負,成為城市與人民的共贏。
記者:華磊 楊康 李悅
編審:尹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