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提示:紫薇繞路、草木含章,曾因采石而滿目瘡痍的馬良山,經匠心修復重披綠裝。這片蛻變而來的沃土,正循著綠色轉型之路,書寫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嶄新篇章。
平整的水泥路蜿蜒穿梭于山間,道路兩旁紫薇樹正值花期,繁花似錦。不遠處,原本裸露的礦坑巖壁已被綠色的植被覆蓋,爬山虎、刺槐等植物頑強地生長著,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這里,便是煥然一新的馬良山(位于荊門市沙洋縣馬良鎮漢江沿岸),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訴說著從礦塵彌漫到綠意盎然的蛻變。
采石毀綠,樂園失顏
馬良山古稱內方山,后因三國時蜀漢名將馬良在此讀書而更名。昔日的馬良山自然風景秀麗、文化底蘊深厚,“三臺、四觀、八景”等著名景點曾吸引無數游人駐足。
“小時候,馬良山還未被破壞,我常和小伙伴爬山摘野果,別提多歡樂了!”說起昔日的馬良山,曾任沙洋縣馬良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的王仁君滿臉笑意,“那時候山上空氣清新,蟬鳴鳥叫,是我們童年的樂園。”變化發生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為了增加收入,周邊的居民蜂擁而至,開山采石。高峰時期,馬良山一帶有采石場50余家。歷經30余年的掠奪性采石, 馬良山的生態環境遭受重創,自然景點蕩然無存,昔日濃郁蔥蘢的馬良山變得滿目瘡痍。

馬良鎮云霧觀礦區 資料圖
更讓居民苦不堪言的是,采石場的轟鳴聲日夜不斷,粉塵隨風彌漫,馬良鎮因此常年籠罩在灰蒙蒙的霧氣中。“上學路上全是灰,空氣中還總有一股嗆人的石粉味,回到家頭發和衣服上都是塵土。”馬良集鎮居民王方杰回憶起那段日子仍心有余悸。

因采礦作業被破壞的山體 資料圖
過度開采讓山林不復往昔,馬良山滿目瘡痍的模樣,成為了人們心中難以抹去的痛。但傷痛之余,也滋生著改變的決心。大家逐漸明白,經濟發展不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于是,一場修復生態、重塑綠色家園的行動開啟。
聚力修復,還綠于山
“那是我作為政協委員,做過的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曾任沙洋縣教育局后勤辦主任的曾令國,是最早對馬良山礦山修復提出提案的政協委員之一。
十幾年前,曾令國同其他政協委員一起實地調研馬良山,在目睹山體的滿目瘡痍,聽聞馬良鎮居民的無奈與期盼后,政協委員們向縣里提交了馬良山礦山修復提案。
為解決馬良山礦區無序開采現象,沙洋縣于2007年和2013年兩次整合采礦企業,保留5家企業、9個采點。2018年4月,5家采礦企業許可證到期后,徹底關停了馬良山所有礦區。

廟山石料廠復綠后現狀 資料圖
同年,沙洋縣正式啟動馬良山生態修復工程,對關停較早的礦區,按照“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以植樹為主開展人工修復;對許可證到期的5家采礦企業,則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全面開展修復。

馬良鎮云霧觀礦區一期修復治理項目 資料圖
2021年,馬良山最后一個礦區——云霧觀礦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啟動。通過山體綜合治理、平整土地、改善土壤質量等措施,恢復受損地貌,并著力增加地面林草植被覆蓋率,推動礦區逐步復綠。
“馬良山是我們挖的,也理應由我們來修復。”在馬良鎮生活了一輩子的何興軍,曾是礦山上的采礦工作者,在云霧觀礦區修復工作啟動后,他主動加入了修復隊伍,用雙手為曾經破壞的山體重披綠裝。

漸漸恢復生機的馬良山礦區 資料圖
“削坡整形、危巖清除等一系列工作我都親自監督,就想讓馬良山再復當年之景。”云霧觀礦區礦山生態修復項目(二期)負責人周寶林說,他是土生土長的馬良人,早年在外經商,于2023年8月回鄉參與礦山修復工作。
截至目前,馬良山的礦山修復總面積已達1300余畝。

漢江江灘邊休閑散步的居民 資料圖
如今,修復后的馬良山草木蔥蘢,鳥鳴婉轉,早已褪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舊模樣,成為了馬良人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每當提起馬良山,曾令國都無比欣慰,當年播下的提案“種子”,已在山間長成綠蔭。
轉型發展,點綠成金
近年來,生態修復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成為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修復后的馬良山,正將這一理念落地生根,期望通過產業布局與生態保護的深度綁定,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轉型之路。

湖北省華西牛育繁推一體化建設項目開工儀式現場 圖片來源:中國畜禽種業微信公眾號
今年3月,修復后的馬良山迎來了湖北省華西牛育繁推一體化建設項目開工儀式。該項目將依托修復后的山地生態資源,發展現代化、集約化的華西牛養殖與繁育產業,打造集核心群母牛養殖、種牛推廣、胚胎銷售等項目于一體的農業綜合體。
“開工儀式結束后,工程建設隨即啟動。目前,牛舍主體結構已搭建完畢,預計年底全面建成。”湖北省華西牛育繁推一體化建設項目負責人劉波說。
劉波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將存欄華西牛核心群母牛500頭,年推廣種牛200頭,銷售凍精200萬劑、胚胎5000枚,既能依托生態修復成果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又能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為馬良鎮綠色經濟注入核心動能。
“修復后的馬良山潛力巨大,我們已有諸多規劃。比如修復文物古跡、打造綠色景點、修建歷史長廊等,讓游客在山水之間感受歷史文化與生態之美。”對于馬良山的未來,馬良鎮政府工作人員杜宏權充滿期待。

馬良紅色文化品牌“中華第一縣”——權縣遺址 圖片來源:沙洋旗幟微信公眾號
杜宏權介紹,馬良鎮將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把修復后的馬良山打造成以“傳奇馬良,生態旅游”為主題,集生態旅游、休閑觀賞、文化體驗、地質觀光為一體的生態公園,實現從“廢棄礦區”到“綠色引擎”的巨大轉變。
從“礦山傷疤”到“生態明珠”,馬良山的轉變,不只是添了綠、復了景,這滿山的生機里,藏著馬良鎮穩穩的發展底氣,有望讓昔日的礦山、禿山,變成未來的金山、銀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