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左乙辰 通訊員 張吉新、閔文龍、陳帥)近日,記者從大冶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的“紅星湖水質污染嚴重,湖面有油污,周邊排口未截污導致污水入湖”信訪件,已完成整改任務并進入銷號程序。截至目前,2016至2021年期間中央、省級生態環保督察累計向該市交辦的398件信訪問題,已完成整改銷號397件,完成率高達99.7%,僅剩的紅星湖整治問題也已按序時進度即將收官,真正實現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據了解,紅星湖作為大冶湖的子湖之一,曾長期承接城市生活污水,多年處于劣五類水平,湖面油污、污水直排等問題不僅破壞區域生態平衡,更成為周邊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痛點。
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啟動以來,大冶市始終將信訪件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與民生工程。針對紅星湖水質污染問題,大冶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督察組多次現場督察督辦,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協調相關單位同步推進水岸同治工程。
針對紅星湖污染成因,大冶市開出“四劑藥方”:控源截污方面,完成245處管網混錯接改造、441處管網缺陷修復、紅星湖8處合流排口整治、周邊排水管網改造,實現“雨水入湖、污水入廠”,徹底斬斷污染源頭;內源治理方面,清淤23.1萬立方米,完成水下地形塑造35萬平方米;生態修復方面,種植各類沉水、挺水植物34萬平方米,投放螺、蚌等底棲動物2.93噸,投放濾食性魚類約3.25萬尾,投放浮游動物1.95噸,新建生態浮島6000平方米;補水活水方面,打通尹家湖至紅星湖的1700米補水管道及泵站,形成水循環體系。
今年6月份,大冶市專題召開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暨大冶湖水質改善工作會議,制定專項整改方案,劃定“路線圖”與“時間表”,明確整改措施、完成時限、責任領導、責任單位及具體責任人,加速推進紅星湖周邊污水收集管網的管損修復與混錯接改造,同步啟動并完成苑家嘴、世紀林泵站兩處溢流口整治工程,以系統化工程措施徹底改善入湖水質,筑牢紅星湖防污染“防線”。
“紅星湖整治工程不僅是一項生態保護任務,更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大冶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鞏固治理成果,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全力打造“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水體環境,讓“推窗見綠、臨湖親水”的生態福利惠及更多市民群眾。
據大冶市環境保護監測站數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紅星湖水質綜合評價結果達到四類,提前實現“一年達五類、兩年達四類”的治理目標,標志著治理工程取得階段性成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