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劉文穎 實習生 段峣 黃皙真 通訊員 魏鵬飛)“感謝在水陸街上建了幸福食堂,讓我可以就近解決吃飯的問題。”近日,武漢市武昌區紫陽街道歌笛湖社區幸福食堂接到一則市長熱線來電——92歲的王爹爹專門打來電話表達感謝。
據了解,歌笛湖社區是武昌區典型的老齡化社區,獨居、空巢老人占比較高,“一餐熱飯”曾是許多老人日常生活的“撓頭事”,原有幸福食堂因建成時間久,設施老化、餐位不足,且僅能覆蓋本社區,周邊幾個社區的老人想就餐還得繞道,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了解這一情況后,紫陽街道黨工委主動將幸福食堂改造升級納入重點民生項目,社區工作者帶隊開展“敲門行動”,通過常態化入戶探訪收集到“菜品單”“希望送餐上門”等20余條具體訴求,逐條梳理形成“民生需求清單”。街道聯合民政、市場監管、物業及居民代表多次召開圓桌議事會,將群眾訴求轉化為具體實施方案——把食堂遷建至水陸街中心地帶,輻射范圍由單一社區拓展至4個社區,真正實現“15分鐘助餐服務圈”全覆蓋;推行“居民點單+動態調整”機制,每周更新菜譜,確保營養均衡、口味多樣;針對高齡、獨居老人,食堂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并依托“幸福幫辦”系統實現人臉識別取餐、長者掃碼優惠等智能化管理,讓服務更便捷、更貼心。
如今,歌笛湖社區幸福食堂日均服務200余人次,成為老人們心中的“暖心廚房”。

武昌“民呼我應”平臺
近年來,武昌區持續深化“民呼我應”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治理機制,通過數智化手段,構建高效、精準、便捷的接訴即辦體系,有效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群眾、企業“訴求清單”向“滿意答卷”轉變。
做實“接訴即辦”,聯合響應群眾訴求
“一網”統籌調度,建設區、街、社區三級“民呼我應”指揮調度平臺,形成社情民意“接、辦、評、治”全鏈條閉環管理。“一端”精準服務,“武昌微鄰里”小程序添加辦事、報事、議事三個版塊,群眾既可線上反映訴求、參與議事,也可線下鏈接各級力量解決問題。“一碼”資源直達,建設“企呼我應”碼平臺,通過掃碼直連政府服務資源,為企業提供從入駐到發展的全周期支持,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專注核心業務。

武昌“微鄰里”
據了解,“民呼我應”平臺已鏈接85個區直部門、550個基層單位等力量,“微鄰里”注冊用戶達81.9萬人,占全區人口64.5%,上級轉辦件響應率和辦結率大幅提升。通過流程再造,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環節由10個壓減至5個,2025年上半年電梯加裝數同比增長53%;針對樓宇職工需求,成立25個樓宇理事會,整合政、企、社多方資源,提供青少年托管、白領食堂、興趣社團等個性化服務。

長城匯暑期托管班
推進“未訴先辦”,前端化解群眾問題
夯實網格“前哨”陣地,織密基層“感知網”,推廣“5+1”工作法,即社區工作者每日進網格5小時,聯系5戶居民,至少解決或上報1個問題并看望1戶特殊群體;每周五開展“面對面”活動(含1名下沉黨員參與);每月排查5類問題并召開議事會;每季度結交5位居民朋友、參加1次培訓,下沉網格、上門服務、主動報事一鍵直達。

積玉橋街沙湖社區加裝電梯
聚焦高頻“痛點”攻堅,疏通源頭“梗阻點”,建立重點議題制度,圍繞群眾反映集中的高頻問題梳理年度清單,在區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下開展加裝電梯、律師行業整頓、預付卡監管等專題調研,深挖制度性、機制性根源,推動優化流程、完善政策。
數據“賦能”應用,提升主動“預警力”,通過大數據建立“訴求熱度地圖”和“風險預警模型”,精準識別季節性、周期性民生問題,組織相關部門和街道密切配合,實現未訴先辦、主動治理。

南湖的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
2025年上半年,老舊小區改造、私搭亂建、物業糾紛等三類案件量顯著下降,滿意率升至98.26%。同時,針對公共設施維護更新慢、居民物業矛盾多等問題,主動分析問題根源,引入信托制物業服務,公開財務收支,重建信任橋梁,武昌區已有34個小區成功引入這一創新模式;針對老人吃飯難問題,共商共建社區幸福食堂,實現健康實惠就近用餐;針對新就業群體服務保障,推出暖“新”地圖,整合全區73個驛站、20個小哥食堂、7個網約車司機之家等服務資源,創新打造“云上小哥驛站”,服務可及性大幅提升。
探索“不訴自辦”,廣泛汲取群眾智慧
讓群眾“有渠道”參與,構建“線上+線下”議事平臺,線下在社區廣場、樓棟設“流動議事點”,就近收集民情民意;線上依托“微鄰里”、微信群搭建“云議事廳”,實現意見全天候流轉,形成有事商對策、平時話家常的議事機制。

楊園街道粵漢里社區居民議事會
讓群眾“愿意參與”,探索社區合伙人制度,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引導居民成立業委會、樓棟自管小組等自治組織,吸納轄區企業、商戶、學校、醫院等多元主體參與治理。
讓群眾“善于參與”,把提升群眾“治理力”作為關鍵,在治理一線挖掘社區能人,通過培訓賦能、經驗共享、機制保障等舉措,推動群眾智慧轉化為“基層首創”經驗。

白沙洲街社區工作者開展矛盾糾紛調解
截至目前,武昌區共開展線上線下群眾議事活動2.8萬余場,培育多個議事品牌,解決各類問題1778個。挖掘群眾骨干2.5萬人,組建530支志愿團隊,并鼓勵新就業群體通過“隨手拍”參與治理。創新“專業社工+志愿服務”模式,推動居民“籌智籌資籌物”,首批推出14個經典案例在“昌社治慧+”大武漢APP分享展示。
報名單位:中共武昌區委社會工作部

第七屆“湖北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宣傳展示活動正在報名參選階段,歡迎省內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積極報名。欄目組將對報名參評的案例擇優刊發,推介并分享各地在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過程中,涌現出的創新經驗和做法(僅分享刊發,不作為評選依據)。
報名截止時間為9月30日,報名郵箱:2815433597@qq.com,咨詢電話:027-88567717。
報名詳情及下載報名表點擊:“建功支點 網聚力量”!第七屆“湖北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宣傳展示活動啟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