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林牧 張雨 葉欣)“這么快就見到你,都還沒睡夠呢!感覺都不需要你陪,我一個人都行,太輕松了!”近日從手術室完成膽囊手術復蘇回到病房的吳女士(化姓),笑著對愛人說道。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的醫生僅用20分鐘就為她切除了腫大發炎的膽囊,解決了困擾她兩年的膽囊結石問題。而這場手術,源于一次突發的劇烈膽絞痛。
時間倒回9月22日晚,47歲的吳女士和家人聚餐吃了烤肉,本是愉快的夜晚,卻在凌晨2點被一陣劇烈的上腹部疼痛驚醒。“疼得直冒冷汗,還忍不住惡心,一下子就想到可能是膽囊結石犯了。”吳女士回憶道。兩年前,她曾因急性膽囊炎發作查出膽囊結石,當時結石僅7毫米,打針消炎后癥狀緩解,便沒再進一步治療,只堅持每年體檢觀察。今年7月,體檢發現結石數量增多,她當即決定徹底解決這個隱患,“早就聽說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能做單孔手術,還不用插尿管,特別輕松,本打算等天氣涼快再手術,沒成想結石早產了。”
疼痛難忍的吳女士,在愛人的陪伴下,連夜坐上了前往武漢的火車,歷經6小時奔波,終于在9月23日上午抵達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
“患者送來時,上腹疼痛還在持續,結合她兩年前的膽結石病史和當地醫院的B超報告,初步判斷是膽囊結石嵌頓引發的急性膽囊炎。”主治醫師黃國慶為吳女士完善檢查后,“好在結石沒有因為膽囊內壓力增大而擠入膽管,否則可能引發膽管結石、膽管炎,甚至膽源性胰腺炎等更嚴重的并發癥,治療起來會復雜得多。” 他進一步解釋,很多患者像吳女士一樣,早期發現小結石時覺得“不礙事”,往往拖延治療,“但治療時機非常關鍵,若吳女士在今年7月發現結石增多時就及時手術,或許就能避免這次急性發作的痛苦。”
而影像學檢查結果更直觀地展現了吳女士膽囊的危急狀況,屏幕上,她的膽囊腫大至16×5×5厘米,遠超正常膽囊8×5×3厘米的大小,成了一顆醒目的“嗨”大膽囊。黃國慶介紹,這是因為一顆6 毫米的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堵塞了膽汁排出通道,導致膽囊內張力急劇升高,最終引發急性炎癥。
在與吳女士及家屬充分溝通后,團隊決定于9月24日上午為其實施不上尿管、不帶引流管的腹腔鏡單孔膽囊切除術。考慮到膽囊腫大明顯、張力較高,為確保手術安全,醫生先在膽囊底部開了一個小口釋放膽汁減壓,隨后順利剝離膽囊并取出。剪開膽囊后,除了那顆嵌頓在頸部的6毫米結石,里面還藏著多枚0.5~1.5厘米的黃色膽固醇性結石。“幸運的是,膽囊與周圍組織沒有嚴重粘連,整個手術非常順利,僅用了20分鐘就完成了。”黃國慶說道。
術后,吳女士回到病房后甚至還能和愛人開玩笑,狀態輕松。術后6小時,她就自行下床如廁,還特意打視頻給家人“展示”恢復情況。
武漢普仁胡海膽石病醫院常務副院長江帆表示,很多人都有個誤區,覺得膽囊結石越小、危害就越小,其實恰恰相反。小結石活動性更強,更容易從膽囊內脫出,進而嵌頓在膽囊頸部或膽管內,一旦嵌頓,膽汁無法排出,新鮮膽汁也進不來,就會引發劇烈膽絞痛;若長期不處理,還可能導致膽囊腫大、炎癥加重,以及細菌入血引發感染,甚至壓迫膽管造成穿孔。他強調,定期體檢監測結石變化很重要,但更關鍵的是把握治療時機,不要等到急性發作、疼痛難忍時才就醫,盡早通過微創技術解決問題,才能以最小的代價避免嚴重并發癥,保障生活質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