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
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委講師團、
省委社會工作部、省民政廳聯合主辦的
“弘揚三大精神 匯聚支點力量”
湖北“好人進社區”大思政課宣講活動
在紅安縣城關鎮
金沙社區隆重舉行

宣講臺上
四位“身邊好人”的故事
講述著最動人的堅守
“三大精神”
在感人故事里落地生根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中國好人”姜能山的故事以情景劇《“英烈守護人”姜能山》呈現,從20歲栽下14棵扁柏樹立下誓言,到87歲仍堅持義務守墓、為無名烈士尋親,一家三代接力守護紅軍墓的60余載,讓臺下觀眾深刻讀懂“萬眾一心、緊跟黨走”的老區精神。

“中國好人”潘黎帶來《以三大精神為炬照亮全民反詐之路》宣講,從打掉16個50人以上犯罪團伙,到上門攔截117起詐騙避免千萬損失,再到化身“反詐主播”打造1.7億播放量的宣傳內容,展現新時代民警守護群眾財產安全的擔當。

情景劇《牽掛》再現“荊楚楷模”于文英的助老日常,腰間一串鑰匙、40余名獨居老人的“親閨女”,從個人幫扶到組建25人“紅馬甲”助老服務隊,讓“樸誠勇毅”的品質在社區溫情中傳遞。

“湖北好人”李敬華以《當好基層群眾幸福生活的守護者》分享經驗,300余篇“民情日記”架起黨群連心橋,建設社區幸福食堂、打造“網格黨支部+便民小屋”,用實干詮釋為群眾解難題的初心。

活動現場
紅色文藝表演與互動環節交織
讓這堂思政課
既有“深度”更有“熱度”
舞蹈《八月桂花遍地開》《春風十萬里》用靈動舞姿展現黃岡的紅色底蘊與新時代風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岳家拳表演剛勁有力,盡顯傳統技藝的魅力;黃梅戲《山河銘記》、詩朗誦《詩韻東坡》則將東坡文化與紅色精神巧妙融合。

有獎問答,圍繞“三大精神”展開互動,讓觀眾在互動中加深對“三大精神”的理解,現場掌聲、歡呼聲此起彼伏。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理富、省委社會工作部二級巡視員齊瑞新、省民政廳二級巡視員吳斌祥,黃岡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初敏等出席活動。
宣講臺外的展臺同樣熱鬧
非遺展示臺集中呈現紅安繡活、畢昇活字印刷術、英山石斛炮制技藝、浠水泥塑、蘄春管窯等1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現場演示技藝,讓傳統手藝在指尖煥發生機。這種“可看、可觸、可感”的沉浸式體驗,讓深藏于民間的非遺文化從靜態的“陳列品”變為鮮活的“日常課”,播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

數名“小小紅色講解員”聲情并茂地為參觀者講述紅安的革命歷史,展現了紅色基因的代代傳承。“親˙聽”百姓宣講等特色亮點工作則展示了新時代背景下開展基層理論宣講的“黃岡實踐”。

特色農產品展臺則集中展示了剛剛豐收的“黃岡味道”:甜糯的紅安苕、飽滿的羅田板栗、清甜的巴河藕等地標產品琳瑯滿目,成為黃岡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特色產業的生動縮影。
與此同時,由專業志愿者提供的愛心理發、艾灸按摩等便民服務讓居民們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貼心服務,構筑起和諧溫馨的社區鄰里氛圍。

此次湖北“好人進社區”大思政課宣講活動來到黃岡紅安,旨在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充分發揮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的示范引領作用,讓紅色精神與文明新風融入社區治理、浸潤群眾生活,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匯聚基層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