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通訊員王域洋)“困擾企業多時的資金短板解決了。”9月28日,位于武漢市漢南區的某環保企業生產線晝夜開啟,產銷兩旺。其生產的含有多項專利的廢氣排放過濾設備供不應求,出口到歐洲多個國家。
“王總,銀行又拒絕了我們的貸款申請,還是因為之前那個涉訴案件。”不久前,財務部門的匯報讓漢南區某環保設備制造企業負責人王某倍感無奈。原來,一件早已履行完畢的勞務責任糾紛案,現在卻成為企業融資路上的“絆腳石”。
下半年來,這家公司正在加緊完成一批出口德國的環保產品訂單。這家擁有多項發明專利的高新技術企業,試生產期間就獲得8000萬元訂單,卻在擴大生產規模的關鍵時刻遭遇融資難題。
2025年9月,該公司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風控系統顯示企業存在涉訴記錄。盡管案件已調解結案多月,銀行仍以“存在潛在信用風險”為由拒絕了貸款申請。
這并非個例,多家中小微企業都曾因存在涉訴涉執記錄陷入融資困局。“金融機構往往只能看到涉訴記錄,卻無法了解案件具體情況。”漢南區人民法院湘口法庭副庭長李三鵬分析道:“這種信息不對稱導致銀行采取保守策略,一些優質守信企業經常被誤傷。”

“李庭長,我們公司的案件早就了結了,但這涉訴記錄卻成了融資‘攔路虎’。”王某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通了法院電話。“別著急,我們來幫你想想辦法,我院為涉訴涉執企業提供信息說明服務的‘小切口’改革,應該能為你提供幫助。我們盡最大努力來辦理。”李三鵬法官通過辦案系統核實情況后馬上聯系企業。漢南法院確認原告已收到調解協議約定的全部款項后,為該環保公司出具了《企業涉訴信息說明函》。
“這份說明函詳細說明了案件性質、爭議標的、履行情況等關鍵信息,可以幫助銀行全面評估風險。”李三鵬法官解釋說。 說明函發出后不久,王某激動地打來電話:“太感謝了!這份說明函簡直就是‘及時雨’,金融機構非常認可,不僅解決了我們的融資難題,更為我們正了名。”
漢南法院據實開具《企業涉訴信息說明函》這一“小切口”改革,正在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能量”。截至目前,漢南法院已助力轄區企業成功獲得銀行貸款500萬元,打破了因金融機構與企業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融資壁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