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 黃康 通訊員 陳江祺 方翔文)清晨的新洲區鳳凰鎮,閑置多年的何田小學舊址傳出清脆的鍵盤聲,村民們正專注標注自動駕駛數據;江漢區的實訓基地里,聽障學員阿浩戴著助聽設備,指尖在簡化版標注系統上靈活滑動;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課堂上,企業工程師正對著真實項目演示操作,把產業需求搬進課本……這些跨越城鄉、連接校企的鮮活場景,都源自一家被武漢市數據局列為高成長性標桿的全國資企業——武漢恒潤科技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潤科技)。

這家今年1月才在江漢區落戶成立的企業,雖誕生尚不足一年,卻交出了亮眼答卷:不僅在“盤活國有資產、助力民生就業、深化校企合作”的賽道上步履堅實,更憑借精準的業務布局創造了五千萬元營收,以實干兼具的民生溫度與發展速度,成為區域內備受關注的新生力量。
騰籠換鳥:老廠房變身“新引擎”,新生企業的盤活智慧
恒潤科技的辦公區藏在江漢區一處翻新后的工業廠房里。推開玻璃門,原本荒廢五年的老舊空間已徹底煥新:5000平方米的廠房被劃分成數據標注區、技術研發區和學員實訓區,嶄新的電腦陣列整齊排列,墻面上的工業風涂鴉鮮活亮眼,與隨處可見的崗位培訓流程圖、學員成長案例展示板相映成趣,處處透著實干賦能就業的活力。


改造前后對比
“剛拿到廠房鑰匙時,地面全是油污,窗戶玻璃碎了大半,不少人覺得改造起來費時費力。”恒潤科技總經理李飛介紹,“但我們是國資背景企業,盤活閑置資產本就是責任。從設計到完工只用了60天,現在這里每天有100多名員工辦公,還能容納300人同時開展實訓。”
改造過程中,恒潤科技特意保留了廠房的舊鋼架結構,既節省了改造成本,又留住了工業記憶。“以前這片廠區冷冷清清,下午五點后就沒人影了,現在下班時間全是年輕人說說笑笑地出來,周邊小賣部的飲料都比以前賣得快。”負責廠區物業的保安大爺笑著說。據江漢區國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恒潤科技的改造模式已成為區域國有資產盤活的參考樣本,目前已有10多個企業主動對接,希望復制類似經驗。
國企聯村:自主搭起的“就業橋”,讓鄉村日子有了新奔頭
“做業務,得跟老百姓需求貼在一起。”恒潤科技總經理李飛常說。他們在新洲區鳳凰鎮的國企聯村項目,是團隊下鄉調研時,發現村民們守家想掙錢卻沒機會,主動找上門的合作。
如今的鳳凰鎮何田小學大變樣:斑駁門窗換成亮玻璃,雜草院變整潔,教室里新電腦排得整齊,墻上貼著村民手寫的標注心得,工作人員正彎腰教村民們用鼠標。誰能想到,兩個月前這里還是鎖門落灰的閑置校舍?


“第一次來就琢磨,盤活這地方,既能讓老校舍‘活’,又能幫村民找出路。”李飛記得,鎮干部一句“大家不是不想干,是沒人帶、沒機會”,更堅定了他們的想法。
之后一個月,恒潤科技自掏腰包拉來100套電腦桌椅,派工程師調試網絡,找人把校舍墻面刷白凈;培訓從開關機教起,連鼠標操作都細講,14天后當場考核,合格者當天就能上崗。“合格學員上崗后一臺電腦、一方桌案就可以完成數據標注工作任務,學員可以實現居家就業,尤其適合寶媽居家帶娃上崗。”鳳凰鎮相關負責人員提及此事滿是認可。

鳳凰鎮恒潤科技員工劉琴現在每天騎電動車去基地,笑容常常掛在臉上。此前作為全職寶媽,她直言找工作時碰到不少難題:工作與育兒時間沖突、求職技能不足、職場對育兒女性有偏見,通勤耗時也讓人頭疼……而現在在家門口做數據標注,中午還能回家給孩子做飯。“起初我連鼠標都握不穩,老師教了三天才會,現在還能幫新姐妹看標注對不對,算個‘小老師’了!”劉琴指著屏幕,眼里發亮,“現在時間自由,能掙錢還不影響陪孩子、照顧老人,結識了很多伙伴,沒有與社會脫軌的焦慮感。”

目前鳳凰鎮已有30名村民上崗,大半是留守寶媽。恒潤科技還設“彈性工時”:要接送孩子、照顧老人能提前下班,沒做完的任務可帶回家做,月底工資一分不少。“日子踏實多了,能掙錢還不用和家人分開。”劉琴的話,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聲。
就業幫扶:把機會送到身邊,讓每個人都能發光
周三下午,江漢區唐家墩數據標注工作站里很安靜,只有鍵盤敲擊的輕微聲響。28歲的阿浩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的電腦屏幕上顯示著“2D圖片拉框標注”任務,他戴著適配的高清助聽設備,手邊放著用于溝通的手寫板,偶爾抬頭與身旁的培訓老師對視,對方會通過手寫板寫下操作提醒。
阿浩有聽力障礙,此前找工作時總碰壁,“之前上班,因為聽力問題沒法正常和同事溝通,只能靠手機打字或翻譯,連電話都沒法接”,初到工作站培訓時,他還帶著明顯的不自信。而恒潤科技成立后,便主動對接江漢區殘聯,在了解到特殊人群就業難的痛點后,專門為他們開發了簡化版標注系統——不僅把復雜的操作指令做成圖文手冊,精簡操作流程,還特意采購了手寫板和相關設備,幫特特殊工作者們打破溝通與操作的“雙重壁壘”。
如今的阿浩早已褪去局促,不僅能獨立高效完成標注任務,還會主動幫新學員檢查標注錯誤。“有了這些設備,溝通比以前順暢多了,能在手寫板上寫關鍵詞交流,工作也都是電腦上簡單的鼠標操作,不用多說話,能專心做事”,說起現在的狀態,他指尖在鼠標上輕輕滑動,眼里滿是踏實。

“我們不搞‘象征性招聘’,每個崗位都有真實的業務支撐,讓大家靠自己的能力賺錢。”李飛介紹,目前江漢區已有32名特殊人群通過培訓上崗,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退役軍人宋晨恒則通過企業舉辦的專項培訓班,找到了人生新方向。25歲的宋晨恒曾服役2年火箭軍,去年退伍后因“技能斷層”,應聘過多種職業,始終沒找到合適的方向。“從軍營到職場,得換身份認知、換技能適配,還要從‘聽命令’變成‘主動做’,一開始特別不適應。”宋晨恒說。

恒潤科技主動聯系武漢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開設免費AI技能培訓班。培訓期間,老師幫他重構身份認知、打破固有慣性,重新建立職場信心,還發掘出他在部隊練就的理解能力、總結能力優勢。如今宋晨恒已是一名數據標注員,能快速歸納工作錯誤、避免失誤,學習新技能也快,月薪穩定:“公司的員工關懷和團建活動,讓我感受到和部隊類似的歸屬感、安全感,特別暖心!”
據介紹,恒潤科技已開展3期公益培訓,幫助25人實現就業,其中自主對接的特殊群體、退役軍人占比達60%。
校企合作:把課堂搬進產業,讓學子少走彎路
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實訓教室里,午后陽光灑在電腦屏上。恒潤科技工程師對著真實標注平臺演示:“護欄標注差1毫米,都可能影響算法。”講臺上沒有理論PPT,只有實時刷新的業務數據;學生圍坐記錄,遇疑隨時提問。大三學子余淑甜邊記筆記邊感慨:“學校雖有人工智能專業,但‘AI數據標注’這類產業實操內容,課堂只講基礎概念。真正參與實訓、上手真實項目,才能摸清操作邏輯和行業需求,和課本上學的完全不一樣!”
作為成立不到一年的企業,恒潤科技不僅深耕與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合作,還主動對接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武長江職業技術學院等,簽訂人才培養協議,構建多校聯動模式。“要打破教學與產業脫節,讓學生技能對接職場。”李飛說,企業每次對接都帶項目案例、崗位清單,甚至開放標注平臺權限,拒絕“紙面合作”。

合作中,恒潤派工程師參與課程設計,將抽象理論換成自動駕駛標注、語音轉寫等真實場景;院校騰出實訓教室,配齊同步設備,讓學生上課工具與未來工作一致。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老師反饋:“引入真實項目后,學生課后主動要練習任務,積極性也明顯提高了。”
目前,余淑甜已經在恒潤科技實習、工作近半年,這段時間里,她充分參與了自動駕駛數據的2D拉框工作,在數據標注的工作規范、技能和質量要求上,得到了全面學習,已經可以勝任質檢的工作,不僅自己能獨立的完成數據任務,還能指導其他的小伙伴提高數據質量。企業導師的指導更是讓她受益良多:“在實習期間,不僅有技術規范上的指導,更有導師一對一帶教,鍛煉了我嚴謹的工作態度。”現在的余淑甜對未來充滿期待,“這對我以后繼續做數據標注很有幫助,如果有機會,我特別想畢業后留在恒潤科技——我太喜歡公司的環境和氛圍了。”
目前,恒潤科技已與3所高校共建5門實踐課,培養一百五十余名學員,13人通過推薦進入騰訊、商湯科技等企業實習或就業,真正實現“在校學技能、畢業即上崗”。
“成立時間短,更要抓緊干實事。”李飛站在廠房的舊鋼架下,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晚風拂過保留著工業痕跡的墻面,“明年我們計劃再建5個鄉村基地,再幫300人找到工作——新生企業的價值,從來不是成立多久,而是暖了多少人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