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涌文瀾,龍游貢水;近悅遠來,詩意珠山。
宣恩仙山貢水旅游區,湖北唯一以縣城核心區域為支撐的AAAA級景區,惹溪街的烤魚飄香,凌波橋的鐵花游龍,墨龍橋的夜宴貢秀,浪漫宣恩的煙火氣串聯起民宿集群、餐飲街區、露營基地與商業綜合體,短短半年接待游客900余萬人次,帶動旅游綜合收入超過60億元,“仙山貢水?浪漫宣恩”的火爆“出圈”,為全面振興注入了生機活力。

宣恩城區夜景。
文旅“出圈”是干部能力作風建設的厚積薄發,更是檢驗干部素質能力的大戰大考,“景城一體”折射出的干部能力作風之變,是撬動珠山鎮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支點,更是推進新時代社會轉型的力量支撐。
思想之變引領行動突圍
宣恩城區,人因旅聚,旅以人興。“城即是景、景即是城”的深度融合,締造了一組組傲人的數據:2025年1至6月,龍游貢水接待游客15.02萬人次,創收1109.33萬元,同比增長126.02%;獅子關景區納入“仙山貢水全域旅游帶”,接待游客50萬人次,創收超過3500萬元,“一城兩關多節點”布局“串珠成鏈”效應初步顯現。

龍游貢水。
比數據更讓人振奮的,是思想破冰后的豁然開朗。宣恩縣珠山鎮全力推進干部能力素質提升,以過硬能力作風落實縣域“一城兩關”旅游發展的決策部署,在深化鎮域特色研究、服務旅游發展、推進制度創新上解放思想,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能力作風建設,馳而不息推動干部轉觀念、提能力、改作風、抓落實。
目標引領方向,目標凝聚力量。珠山鎮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開展“每周一學”,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專題學、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專題研學讀書班次封閉學、中青年理論學習小組深化學“四學聯動”模式,推動理論學習提質增效。
全面鞏固拓展學習教育成果,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與中心工作、為民服務、干部素質提升結合起來,面對面傾聽群眾呼聲,手把手解決群眾困難,通過一線走訪、平臺征集等渠道,走訪調研26次200余戶,收集群眾意見訴求50余條,推動解決急難愁盼問題41個。
推動民生實事落地。建立領導班子認領工作清單,推動解決群眾出行、人畜飲水、特色產業、用電用網等民生實事9件,推進服務“一老一小”群體公共區域適老化改造14處,建設鄰里幸福食堂、托育中心3處,配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讓群眾深刻感受到作風建設成效。
能力之變促進擔當作為
仙山貢水旅游區火爆出圈的背后,是一場“以文化為魂、以服務為脈” 的城市進化實驗,更是一個“會主動作為、能全民寵客”的能力訓練場。
俗話說,軟肩膀挑不起硬擔子。應對突如其來的大客流,需要一支素質過硬、作風扎實、敢于擔當的干部隊伍。珠山鎮連續五年狠抓能力作風建設,接續開展“作風建設年”“素質提升年”行動,以黨員起步、從干部做起、向基層延伸,持續推動能力作風建設見行見效。
珠山鎮抓實文旅服務專業培訓賦能,推進問需式、點單式培訓,分層級分領域分專題開展履職能力培訓,每月開展1次系統式課堂學習,圍繞階段性重點工作開展“頭腦風暴”互動交流,全面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堅持“用文化振興人,靠人振興文化”的工作思路,實現挖掘珠山故事與干部培養雙向激活“因子”,開展“一臺大戲”創作行動,組建珠山青年話劇社,融入本地紅色文化、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矛盾糾紛化解等典型案例,全方位提升珠山青年干部綜合素養水平。
“請進來”更要“走出去”,珠山鎮全面強化實踐實戰鍛煉,推動優秀干部資源“上掛”“下派”,從州縣兩級選派3名干部到鄉鎮領導班子掛職,選派16名干部到13個村(社區)任職,選聘7名年輕干部赴武漢、杭州等地跟崗鍛煉,讓干部在多崗位歷練中壯筋骨、長才干。堅持崗位比武練兵,常態化開展“崗位大練兵”“擂臺大比武”,以勞動實踐為紐帶,構建“場景化調研-靶向化服務-創造性轉化”全鏈條成長路徑,通過實勞動、實調研、實服務“三實行動”,建立沉浸式基層實踐體系,促進大膽創新實踐,學以致用。
“通過持續深化能力作風建設,干部能力本領持續提升,實現了從‘干了就算’到‘干就干好’的轉變。”珠山鎮黨委書記謝迭勝說,干部能力素質集中體現在文旅發展的方方面面,無論獅子關景區商業業態集中整頓,還是東門關康養旅游度假區的項目建設,或者縣城志愿服務的暖心“出圈”,面對日漸穩定的大客流,珠山鎮的黨員干部敢作善為,穩穩接住了“潑天的流量”。
落實之變打開發展新天地
從過去匆匆“看一眼”變成愿意留下“住一宿”,從旅游路過“剎一腳”到列入行程“新攻略”,宣恩縣珠山鎮的民宿產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2025年宣恩酒店和民宿平均入住率超過62%,同期增長10%以上。
數字反映的是旅游市場的活力,更彰顯的是新的投資機遇和發展方向,民宿正成為連接山水人文景觀的重要紐帶,民宿產業的蓬勃發展,是黨員干部群眾共同締造的成果。黨員干部思想觀念的悄然改變,成為文旅事業發展的集中展現。

宣恩城區。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珠山鎮充分發揮城關鎮的區位優勢,大力實施“床位倍增計劃”,加快推進城鄉精品民宿的建設步伐,完善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配套,鎮域獅子關區域聚集了30多家精品民宿,東門關“貓窩民宿”實現標準化托管運營,蓮花壩“自營+托管”運營民宿,形成了資源共享、客源互推的集聚效應,實現了資源的有效激活和風險的共同承擔。
高位謀劃,更要抱團發展。珠山鎮屬集體經營公司穩步推進戰略改革,將13個村社區的集體資產統一“打包”,將“鎮字號”企業賦能“城鄉治理”的責任,改組成立了宣恩縣聚發城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實現了閑置資源、低效資產和沉睡資金的高效整合。“上湖塘片區惹溪街的烤活魚經濟的火爆出圈,帶動了周邊停車位的緊俏。”珠山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趙潔晶介紹,該鎮組織黨員干部高頻次入戶協商,規劃統籌車位布局,提升了富余車位市場價值。
“越干越起勁,越干越有信心!”黨員干部群眾切身感受到,有了文旅產業的“現象級”指引,集體資產成為巨大資源和財富,以往很多閑置的“散貨”,現在“包裝”銷售緊俏起來了,思想之變帶動能力之變,能力提升促進擔當作為的故事,正在珠山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逐步呈現。
“出圈”不易,長紅更難。如何把“流量”變“留量”?珠山鎮一項項任務壓茬推進,一個個部署有序落實,聚焦制約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難點,一個難題、一位領導、一個專班、一套方案,探索破題“發展紅利分配不均”的矛盾點,聚焦居民最關心的噪音、環境、出行等痛點,通過“精準施策解難題、多元共治聚合力、宣傳浸潤塑認同”三大路徑,推動文旅發展與民生改善相互促進,用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回應群眾關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