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江新聞網訊(潛江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曾俊偉 通訊員 薛夢迪)自“干部素質提升年”工作啟動以來,潛江市泰豐街道持續實施后備干部儲備行動,聚焦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著力破解村(社區)干部隊伍建設“青黃不接”“人才斷層”“戰力不強”等突出問題,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好、發展本領強、治理能力優、服務水平高的村級黨組織后備力量隊伍,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儲備“源頭活水”篩出優質力量
“咱們村的小蔣年紀輕、有想法,還特別踏實肯干,推薦她當后備干部,準能給村里帶來新活力!”近日,在葛柘村的座談會上,老黨員的發言贏得了在場群眾的一致贊同。
大家口中的“小蔣”,是24歲的蔣莉蓉。此前,她在外地一家企業從事行政工作,選拔后備干部之際,葛柘村“兩委”第一時間想到了這位懂電腦、會表達的年輕姑娘,先是通過電話介紹村里的發展現狀、后備干部的培養政策,又兩次專程上門,和她聊村里的產業規劃、民生需求,以及年輕人返鄉能施展的舞臺。經過反復考慮,她最終決定辭去外地工作,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村后備干部,“能為家鄉做事,比在外打拼更有歸屬感!”
為打破“選人只看熟人、推薦只憑印象”的局限,泰豐街道推出“三訪三問”選拔法,讓優質力量“浮出水面”。組織專班深入各村(社區),訪黨員骨干問“誰靠譜”、訪群眾代表問“誰貼心”、訪企業商戶問“誰能干”,廣泛收集民意;將后備干部來源聚焦到致富帶頭人、返鄉大學生、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等群體,逐村開展摸排,全面了解掌握真正能夠推進鄉村振興的人選;注重挑選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群眾工作能力強,能夠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優秀人才。
目前,街道共儲備后備人選42名,其中35歲以下占比61%,大專及以上學歷76%,初步形成一支年齡結構優、學歷素質高的后備力量隊伍。
搭建成長階梯鍛造過硬隊伍
后備力量從“好苗子”到“頂梁柱”,離不開系統化的培養和實戰歷練。泰豐街道通過結對幫帶、教育培訓、跟崗鍛煉等方式,全方位為后備力量賦能增干、搭梯鼓勁。
“張書記,征地、拆遷政策是什么樣的,我可以跟著上門嗎?”莫市社區后備干部王玉龍經常找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明林“拜師學藝”。這是街道推行的“導師幫帶制”,為每位后備干部配備一名經驗豐富的村(社區)“兩委”干部當導師,手把手傳授工作方法。
除了“一對一”幫帶,街道還組織開展“干部素質提能行動”,建立“領導領學+骨干帶學”機制,每名班子成員全年負責3堂課程,圍繞理論鑄魂、黨性淬煉、實戰賦能模塊,分設政策解讀、廉政講堂、業務擂臺等專題,目前已組織開展14期,做到了后備干部輪訓全覆蓋。
“剛開始調解居民糾紛時,我總不知道怎么開口,后來跟著大家一起上門,學習傾聽群眾訴求、換位思考,現在已經能獨立解決簡單問題了。”王玉龍說。
針對急難險重任務,街道還組建年輕干部攻堅隊。在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8名后備干部主動加入,負責政策講解、意見收集等工作。截至目前,后備干部累計參與重點工作16項,解決群眾難題50余件。
暢通進出通道激發隊伍活力
泰豐街道通過定期評價研判、動態調整補充、堅持備用結合,持續保證后備力量隊伍常備常優。
為讓優秀后備干部“有位有為”,街道打破“論資排輩”,建立“能者上”的使用機制。對表現優秀的后備干部,優先推薦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或任命為村民小組長,讓他們挑大梁、當主角。
同時,建立“動態管理檔案”,由駐點干部牽頭每半年對后備力量成熟度進行1次分析,重點圍繞后備力量思想、能力、狀態等進行研判,分析存在的問題,一人一策制定提升措施,幫助其盡快成熟。堅持動態挖潛,對現有后備力量定期把脈會診,對新發現的群眾公認度高、發展潛力大、可塑性強的優秀人員,及時納入儲備培養。對經過培育成熟度仍然較低、履職意愿不強烈的后備力量,堅決清退出庫。
如今,在泰豐街道的村頭巷尾、社區樓院,隨處可見后備干部忙碌的身影。他們用熱情和實干,贏得了群眾的認可,也為基層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開展針對性培訓與實踐鍛煉,進一步提升后備力量的綜合能力與實戰水平,激發后備力量干事創業熱情,為推動社區治理、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泰豐街道黨建辦主任薛夢迪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