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最流行的旅游方式是什么?
答案必然是——“為一場比賽,奔赴一座城”!
假期里,一場場體育賽事猶如熊熊火炬,點燃了全國體育迷的運動熱情——北京同時迎來中國網球公開賽與WTT中國大滿貫;武漢網球公開賽接踵而至……
國家體育總局的數據顯示,近五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年均增速達10%。尤其在假日消費市場中,“體育+”消費正持續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新潮流。
如何以賽事“發令”,讓經濟“開跑”?
10月6日,湖北武漢恰在此時以一場貫穿金秋的“2025武漢體育金秋消費季”給出答案,成為“現象級”樣本。


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的《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拓展體育消費場景,舉辦體育消費活動。
今年雙節假期,全國紛紛推出以“觀賽+旅游”“參賽+旅游”為主的體育旅游項目——“長三角”乒乓球戶外邀請賽為人們搭建切磋球技的舞臺;位于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的崗什卡雪峰則迎來了來自各地的登山愛好者……
而在武漢,2025武漢網球公開賽正賽于10月6日開打,今年四大滿貫冠軍得主在內的眾多頂尖好手組成“史上最強陣容”。更特別的是,在賽場不遠處,就是占地6000平方米的體育消費主題樂園——武網嘉年華,琳瑯滿目的市集展銷,設置了網球、籃球等多樣運動互動裝置,球迷不僅可走進訓練場近距離感受球員備戰,還能通過“武網寵粉卡”享受簽名島互動等專屬福利。

10月4日下午,武網“三冠王”薩巴倫卡現身武網嘉年華廣場
游客樊女士介紹,專程帶孩子過來看比賽,平時也會打網球,在這里動一動熱熱身,很有意思。

依托2025武漢網球公開賽、漢超、女足亞冠等優質賽事資源,從9月到11月,武漢體育金秋消費季拉開了帷幕。
在兩個月的時間里,這場全民的體育狂歡通過“樂網”“樂購”“樂賞”“樂動”“樂享”等五大系列經濟活動,突破“看比賽”的框架——這個金秋,武漢發放1000萬體育消費券,用真金白銀撬動全民參與;以武網為首的近20場國際國內頂級賽事密集落地,覆蓋全年齡段、全項目。
武漢用“賽事搭臺、體驗唱戲”,呼應著全國體育消費從“觀賞性”向“沉浸式”的轉變。
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戰略的深入推進,我國體育消費形態日益多元,冰雪運動、觀賽經濟、戶外運動、體育服務等領域蓬勃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體育消費市場規模已達到約1.5萬億元,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之一。

一場比賽,激活一城消費。
體育賽事的經濟價值不再局限于門票收入和商業贊助,而是體現在對整個消費生態的拉動效應上:2024年的武漢體育金秋消費季,帶來54.12億元的經濟效益;今年上半年,僅河北、浙江等7地監測的511場重點賽事活動,就帶動體育及相關消費160億元;而國慶期間的中網賽事,據清華大學學者測算,每產生1元門票收入,便能拉動7元的周邊消費。

假期前三天WTT賽事門票收入達8700萬元
場內拼的是輸贏,場外“第二現場”拼的是城市煙火氣和體文旅名片。
這個秋天,各地的城市足球超級聯賽成為最新消費“頂流”。例如今年出圈的“蘇超”,“第二現場”拉動效應明顯,江蘇鹽城8月初主場賽事期間,17家重點商貿企業營業額達4453.84萬元。
武漢“漢超經濟”的爆發,是這一浪潮中的生動注腳。今年8月開賽以來,一張最低僅8元的漢超門票創造了奇跡:開幕戰創國內業余足球賽事上座第二高紀錄,親民票價撬動近1億元直接消費、約2億元間接消費。

實際上,不止武漢,全國多地正通過賽事經濟來重塑體育產業結構:
體育+城市消費——“票根經濟”持續升溫,觀賽者可憑票根享受餐飲、住宿等優惠;
體育+農業旅游——全國“村BA”等草根賽事讓更多鄉村走進全國視野;
體育+雙向引流——融合體育與多種業態,促進了資源整合與產業融合。
跳出體育看體育,跳出體育干體育。“體育+”的產業結構已成大勢與常態。

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實踐,體育與城市的深度融合已成共識。
《關于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培育世界影響力體育賽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7萬億元。
各地紛紛布局特色賽事矩陣:河北構建“市市有品牌、縣縣有特色”的賽事格局;山東打造“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的“四沿”特色賽事體系。
在中部地區,武漢正以“春有漢馬、夏有渡江、秋有武網、冬有冰雪”的四季名片和W(世界級)、C(國家級)、Han(武漢市級)賽事體系,邁向賽事名城。2023年到2025年,武漢共舉辦338項13308場賽事;近年來,武漢體育產業始終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4年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達958億元,體育消費總規模達532億元,體育服務業營收增速達39%。

用一場比賽撬動消費大盤,用一張票根連接多元場景——全國各地的實踐表明:體育消費的真正潛力,在于從“一場賽事”到“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從“產業拉動”到“城市賦能”的升級。體育消費熱潮創造了7萬億元的產業藍圖,體育產業正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總策劃:岑卓
總監制:何偉
監制:洪燕
編審:康耀方 鄧國輝
統籌:羅峰 謝珍 李悅
撰稿:劉蕊俊
美編:王思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