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鏡頭邂逅古城,影視與文旅碰撞出絢爛火花。從《長安的荔枝》到《慶余年》,越來越多的劇組選擇襄陽,越來越多的游客為追尋劇中場景而來,一場“因劇赴城”的文旅新風尚正在上演。

近年來,國產影視的火爆,讓中國特色文旅產業進入大眾視野。依托唐城、漢城等影視拍攝基地,襄陽文化旅游與國產影視劇之間的化學反應加速。越來越多的影視劇,為方便取景走進古城襄陽;越來越多的影視劇觀眾化身游客,為了一組照片奔赴古城襄陽。游客朱澤文就是追尋熱門電影《長安的荔枝》,慕名來到電影拍攝地襄陽唐城。

“站在朱雀廊前,就像走進了電影里李善德仰望長安的場景。”這種奇妙的感覺,讓朱澤文迫不及待地換上一身古裝,感受電影鏡頭與眼前實景產生的奇幻重疊。

富有盛唐風情的襄陽唐城景區,已成為300多部影視作品的取景地。從《夢華錄》到《慶余年》,從《國色芳華》到《長安的荔枝》,每部熱播劇的話題與流量飆升時,唐城景區都會迎來一波“潑天的富貴”。《長安的荔枝》上線熱映之際,唐城景區順勢推出“影視打卡地圖”,多家漢服店同步上線影視同款妝造、跟拍服務。貞觀霓裳漢服中心營銷主管宋春燕告訴記者,劇中同款妝造,在她這里都可以復刻,現在網上訂購同比增長15%。

觀眾需要經得起考驗的國產新作,游客也期待著供給側升級之后的優質文旅體驗。打卡唐城的游客,人均只需花費300元左右,就能拍攝一組同款造型照片。自2016年引入第一家旅拍業態,目前唐城景區已有60多家旅拍店鋪入駐,每年吸引游客量超200萬人次。襄陽盛世唐城景區協拍部經理黃雅璇表示,目前景區正在策劃“我在唐城當荔枝使”的項目,還原影片中的驛站、市集場景,讓唐城成為連接古今文化的紐帶。

隨著越來越多的影視劇選擇在襄陽取景,與之相配套的室內場景搭建也蓬勃興起。位于襄州區的湖北協達影視傳媒公司,搭建5大主題攝影棚,累計已承接《國色芳華》、《夢華錄》等近20部電視劇拍攝。湖北協達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濤說:“皇宮、王府、貴妃府、監獄、學府大堂,以及近期我們又留存下來了一個年代戲的場景,形成多種風格匯聚的室內攝影棚。”

“唐城、漢城等影視基地與影視文化傳媒公司聯動,形成了差異化的互補場景。”湖北文理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張倩表示,這樣能夠匹配古裝、年代、都市等多元題材拍攝需求,降低劇組跨區域拍攝成本。

2024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化和旅游部聯合攝制的文化綜藝節目《宗師列傳·大唐詩人傳》熱播,其中不少場景都是在襄陽這個攝影棚取景。湖北協達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永濤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攝影棚的基礎設施,為來襄陽拍攝的劇組提供更好的服務,滿足每一個來襄陽拍攝劇組的需求,進一步打造我們具有特色的影視文化品牌。”

《襄陽市推動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提升計劃(2025—2027年)》明確提出,襄陽將積極整合唐城、漢城、六〇三、衛東廠等資源,鼓勵社會資本新建、改建劇場和演藝空間,促進演藝產業集聚,探索影視與旅游融合發展,完善影視產業鏈上下游鏈條,打造華中地區知名的影視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高地。湖北文理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張倩介紹,從置景服務、群演供給到后期制作,襄陽正構建全鏈條服務體系,文旅消費端借助影視IP激活文旅市場,實現“一部劇帶火一座城”。

當熒幕里的長安與襄陽的唐城重疊,當游客的腳步與劇組的鏡頭交錯,這座千年古城正書寫著新的傳奇。影視IP不僅是流量的密碼,更成為喚醒城市記憶、激活文旅經濟的金鑰匙。從“借景拍戲”到“造景興業”,襄陽用一座城的力量,搭建起連接古今的舞臺——在這里,每一塊青磚都藏著故事,每一件漢服都承載著穿越千年的想象。
未來,當更多劇組在此取景,當更多游客循著劇照而來,襄陽或許會給出一個全新的答案:一座城市如何在與影視的共舞中,既留住歷史的魂,又握住時代的脈?這場“因劇赴城”的風潮,終將沉淀為城市發展的底氣,讓文化IP的“爆紅”轉化為文旅產業的“長紅”。鏡頭之外,故事仍在繼續;古城之上,星光永遠璀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