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國慶中秋期間
我市以文化為魂、活力為脈、創新為擎
再度成為央媒聚光燈下的“高頻詞”

從縣域商圈煥新到楚秦文化沉浸體驗,從紅色旅游升溫到重點工程攻堅,從特色產業豐收到體育文旅融合,孝感以一場場精彩紛呈的活動、一個個暖心惠民的舉措,展現了城市的蓬勃朝氣與文化厚度。
假期不打烊,宣傳不降溫。據統計,“雙節”期間,我市在重點央媒上稿39篇條,其中中央電視臺17條,包含《新聞聯播》3條,《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日報》等權威媒體同步聚焦,形成“天天有力作、篇篇都添彩”的外宣盛況,持續釋放“孝感熱力”。
文旅融合創新,傳統文化“活”起來
這個假期,孝感文旅以“沉浸式”為關鍵詞,讓歷史與現代對話、讓文化與消費共舞,頻頻亮相央視熒屏。

10月1日,央視《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報道“花車大巡游”活動,“孝感”主題花車驚艷亮相。10月7日,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以《縣域商圈煥新登場 激活消費熱情》為題,聚焦孝感某商場打造的“秦簡木牘”古風沉浸式互動活動。消費者化身“歷史探險者”,通過解謎、任務打卡將游戲流量轉化為實際消費。假期前三天,該商場客流量突破23萬人次,銷售額同比增長18%,成為縣域商圈煥新的生動樣本。
云夢縣更以四登央視、沖上《新聞聯播》頭條的亮眼表現,成為文旅融合的典范——



10月6日晚,《新聞聯播》頭條《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涵養深厚家國情懷》報道:“游客在云夢縣沉浸式體驗楚秦文化魅力”。全國首個楚秦文化體驗街通過秦簡書法、楚茶品鑒、非遺美食等項目,讓千年文明可觸可感。此外,10月5日CCTV-13《24小時》欄目播出《湖北云夢:異域風情邂逅千年非遺》,展現俄羅斯歌舞與打鐵花的中西對話;10月3日《中國新聞》、4日《新聞直播間》接連報道云夢文博熱與楚韻展演。
城鄉消費升溫,發展活力“燃”起來
假期消費市場“熱”力十足,孝感以政策疊加、業態創新、產業聯動,點燃城鄉消費引擎,獲央視多頻道跟蹤報道。
10月2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以舊換新” 點燃國慶中秋假期消費熱潮》,同日《朝聞天下》深度報道孝感落實汽車、農機消費“禮包”政策。消費者龔卓異算了一筆賬:購買20萬元新能源車,最高可享近3萬元優惠。政策帶動下,4S店客流量增長超40%,消費潛力持續釋放。

鄉村產業“豐”景如畫,接連登上央視和央廣平臺。10月3日,CCTV-17《中國三農報道》播出《湖北應城:金秋甲魚迎豐產 日銷量超十萬斤》,展現湯池鎮生態甲魚產銷兩旺的景象。10月2日,央廣中國之聲《新聞縱橫》特別策劃《我們村的“王牌”》聚焦應城黃灘鎮劉垸村,講述“粉筆畫出新圖景”的產業振興故事。10月7日,新華社客戶端以《麻糖米酒老味道飄出消費新滋味》為題,聚焦孝感麻糖米酒文化與傳統產業的蝶變新生。

夜市經濟亮眼。9月30日,央視新聞《24小時》關注孝南“澴川漁火夜市”,110個攤位匯聚特色小吃,既守住城市煙火氣,又拓寬就業渠道,成為市民休閑消費新地標。

體旅融合同樣“出圈”。10月1日晚,央視新聞《東方時空》聚焦安陸“鄉超”,報道《國慶看“鄉超” 點燃“體育+文旅”新活力》,這也是央視第6次關注安陸“鄉超”。該賽事帶動當地酒店住宿、餐飲行業營業額預計提升40%以上,推動游客從“路過游”轉向“度假游”。
紅色精神賡續,家國情懷“濃”起來
紅色是假日里最動人的底色。我市將紅色文化與互動體驗深度融合,讓革命精神浸潤人心,獲央視多欄目連續報道。

10月6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以1分16秒長鏡頭關注孝昌縣王店鎮磨山片區,報道當地打造“沉浸式紅色旅游”新場景。“磨山紅?映初心”文藝匯演、軍事體驗基地的模擬射擊、戰術演練等項目,讓游客在參與中重溫歷史。游客宋耀武感嘆:“帶孩子來既能學知識,又能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10月7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報道《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凝聚強大精神力量》,引述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云夢縣博物館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彰顯了孝感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重點工程建設者以堅守詮釋擔當,登上《朝聞天下》。10月3日至4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午夜新聞》三度播出《湖北:馬口漢江特大橋合龍在即 建設者堅守崗位》,報道漢川武天高速項目200多名建設者假期奮戰一線。這座全長570米的大橋是武漢至重慶高速的關鍵節點,通車后武漢至天門車程將縮短至1小時。
從央視《新聞聯播》到《人民日報》,從新華社到中國日報,每一次亮相,都是孝感城市形象的一次刷新;每一次聚焦,都是澴川魅力的一次傳遞。這個假期,活力孝感,在央媒鏡頭中奔跑向全國。
評論:孝感拿什么讓游客留住腳步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孝感文旅市場熱度攀升,看數據、看人氣、看熱度,孝感正以創新的姿態回答了一個關鍵問題,如何讓游客慢下來、留下來、還想再來?
傳統文化是孝感文旅的根基與靈魂。但傳統文化景點的靜態展示難以引起游客共鳴。孝感的“留客”之道在于創新體驗場景,讓傳統IP“潮”起來。在云夢祥云灣,古建筑群打造成時尚的文旅消費空間,精心設計的霧森噴淋系統和燈光秀,讓游客可以體驗秦簡書法、楚茶文化、非遺美食等,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享受到現代文旅的舒適與趣味。從槐蔭河、祥云灣,到大悟宣化中原紅街等,孝感正將傳統文化通過現代創新的表達方式,打造成沉浸式劇場,成功留住了游客匆匆的腳步。

孝感的留客之道,在于不斷打造文旅融合的新消費場景。“雙節”期間,我市各地積極探索“商業+文化+旅游+體育”融合發展模式。安陸“國韻潮聲·月滿華誕”國慶中秋文化交流節活動與“鄉超”友誼賽聯動上演,為市民與游客打造集觀賽、美食、文娛、購物于一體的假日好去處,實現了文娛活動流量向消費增量的轉化。全市足球聯賽、孝南區澴川漁火夜市、孝昌七里湖商業街夜市等活動,集體育、美食、文創、娛樂于一體,有效拉動消費,城市“煙火氣”愈發濃郁。

留住游客的腳步,不僅需要吸引人的產品,還需要優越的消費環境。我市從完善交通配套、優化公共服務等方面入手,為文旅消費創新提供了有力保障。這些政策看似微小,卻實實在在地改善了游客體驗,讓游客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用心與溫度。
當游客愿意為一座城停下腳步,帶來的不只是消費數據的攀升,更是一座城市品牌的重塑與口碑的躍升。可以說,孝感用創新的場景創造驚喜,用厚重的文化觸動心靈,用極致的體驗留下回憶,成功地把“流量”轉化為“留量”,把“游客”變成“朋友”,讓“過路客”成為“過夜客”,讓“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記者 王悅 通訊員 雷振林 本報評論員 肖青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