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劉文穎 實習生 段峣 黃皙真 通訊員 呂雪昭)今年3月至5月,鄂城區以“武昌魚故里 詩畫鄉愁地”網絡評論大賽為抓手,引導廣大網民和專業人士共同描繪鄂城、推介鄂城,將網絡流量轉化為發展增量,為湖北戰略支點建設貢獻基層的網絡力量和群眾智慧。
高位推動與精準選題相結合
大賽緊密結合鄂城區“武昌魚故鄉”的文化IP和“詩畫鄉愁”的生態資源稟賦,聚焦文旅融合發展戰略,使比賽內容與鄂城區中心工作同頻共振,賦予了網評活動深厚的現實意義和明確的目標指向。鄂城區網評大賽是全省首個文旅專題網評賽事,其創新的模式、廣泛的參與度和顯著的傳播效果,成為湖北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的一個亮點品牌,為其他地區提供了有益借鑒。
專業引領與大眾參與相結合
與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楚天輿情研究院等省級權威媒體平臺合作,借助其專業影響力、平臺傳播力,提升大賽的權威性和覆蓋面,不僅吸引了業內知名專家學者的關注和參與,還通過廣泛動員,鼓勵全省乃至全國的創作愛好者踴躍投稿。同時,鄂城區發動成效顯著,實現了全區鎮街參賽全覆蓋,區稅務局等單位組團參賽,形成了專業力量與基層群眾共同參與、上下聯動的生動局面。
大賽共征集到312件高質量參賽作品,荊楚網東湖評論欄目擇優刊發102篇,密集傳播了鄂城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蓬勃的發展生機,“武昌魚故里 詩畫鄉愁地”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峒山、吳都·喬街、觀音閣、南浦路等景點熱度顯著攀升,成為備受關注的文旅IP。

鄂城區“武昌魚故里 詩畫鄉愁地”首屆主題網絡評論大賽總結交流活動
實地采風與多維表達相結合
組織資深媒體人、評論專家、網絡大V等組成采風團,深入吳都·喬街、觀音閣、武昌魚公園、峒山村、岳石洪村、華伍村等12個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點位進行實地調研走訪。這種沉浸式體驗,確保了評論作品扎根現實、有血有肉。大賽還鼓勵形式創新,廣泛征集圖文評論、漫評、視評、詩評、曲藝評、書畫評等多種形態的作品,極大地豐富了網絡評論的表達方式,降低了參與門檻,激發了創作者的靈感與熱情。活動中創作者提出的意見建議,也為鄂城區優化文旅線路、提升服務品質、深化文化內涵提供了智力支持。
全媒傳播與品牌塑造相結合
本次大賽吸引了全國50余家中央及省級媒體聚焦,全網超120家媒體關注,有效提升了鄂城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圍繞村BA、優化營商環境、非遺傳承、產業發展等主題,常態化發動群眾參與網評創作,形成“賽事+日常”閉環,持續固化鄂城網評大賽網絡文化品牌。
機制建設與實踐培育相結合
鄂城區以大賽為契機,系統優化網評工作,構建宣傳部門主導、媒體協作、多方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保障賽事高效推進,同時,建立成果轉化機制,將優秀作品在荊楚網東湖評論等主流平臺集中展播,擴大正面宣傳聲勢,并將有價值的內容轉化為推動文旅工作的具體參考,實現成果落地。
報名單位:中共鄂城區委宣傳部

第七屆“湖北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宣傳展示活動正在報名參選階段,歡迎省內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積極報名。欄目組將對報名參評的案例擇優刊發,推介并分享各地在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過程中,涌現出的創新經驗和做法(僅分享刊發,不作為評選依據)。
報名截止時間為9月30日,報名郵箱:2815433597@qq.com,咨詢電話:027-88567717。
報名詳情及下載報名表點擊:“建功支點 網聚力量”!第七屆“湖北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宣傳展示活動啟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