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潘怡)近日,鄂州市“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以下簡稱“工會調解室”)收到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委托調解的一起勞動爭議二審案件。
此案金額僅數千元,雙方卻都“寸步不讓”,堅決要求法院“判決”。面對這樣一起案件,鄂州市“法院+工會”訴調對接工作室精準切入,僅用一天時間便成功化解,將“針尖對麥芒”變為“案結事了人和”。
據悉,該案涉案金額雖不大,用人單位已提起上訴,雙方爭議金額僅相差約4000余元。然而,案件難點在于雙方當事人情緒嚴重對立、態度堅決,均明確表示拒絕調解,堅持要求法院作出判決。
面對這一僵持局面,工會調解室充分發揮勞動者“娘家人”和勞動關系“潤滑劑”的作用,迎難而上。經驗豐富的調解員經初步研判后敏銳發現,雙方核心矛盾并非不可調和的經濟訴求,而是因溝通不暢長期積累的負面情緒及“為爭一口氣”的心理所致。這也成為工會運用專業調解優勢,化解心結、促進和諧的關鍵切入點。
依托成熟的“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機制,工會調解室迅速響應,主動作為,采取“背靠背”溝通方式打破僵局。
調解員聚焦情感癥結,融情、理、法于一體,精準把握雙方“面子”心理這一關鍵堵點,反復闡釋:“調解并非示弱或妥協,而是在法律框架內,基于互諒互讓原則,高效、智慧地解決爭議,實現雙贏的最佳路徑?!惫{解的核心價值,在于找準情感共鳴,解開當事人心中的“法結”與“心結”。
為便利勞動者異地維權,次日,在法官的協調主持下,一場高效的線上調解順利開展。線上平臺有效打破地域限制,保障了調解流程的順暢便捷,充分體現了工會服務職工的高效與務實。
經工會調解室不懈努力,僅用時一天,這場看似“無解”的倔強對抗得以圓滿化解。雙方最終在線達成一致,簽署了調解協議,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勞動關系重歸和諧。
該案是鄂州市總工會深化“法院+工會”協作機制,善用智慧調解手段高效化解勞動糾紛的生動實踐,充分彰顯了工會在前端預防、柔性化解勞動爭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方面的獨特優勢與重要作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