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年前,當銅綠山的爐火燃起,黃石這座城市與銅的羈絆自此締結。
從楚國先民手中的青銅兵器,到新中國“工業糧倉”的硬核擔當;從千年礦冶技藝的薪火相傳,到現代銅產業高地的崛起騰飛;從銅綠山古銅礦里灼燒的青銅爐火,到支撐新能源汽車、5G通訊的高端銅箔……
一根細細的銅線,撐起了地方經濟的“脊梁”,織就了千億規模的產業網。

“天有洪爐,地生五金,暉冶寒淬照云清。”3000年前,智慧的楚國先民們在銅綠山開采冶煉銅礦石,開創了燦爛的青銅文化。
這份“古老智慧”,用一根銅線,串聯起這座城市的歷史榮光與未來夢想。步入現代,這份“銅基因”被持續傳承。
如果說青銅是人類從石器時代邁入青銅文明的“鑰匙”,現代銅基新材料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的基礎材料,它可以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領域、交通運輸、航空航天、機械制造、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應用場景多元,發展潛力巨大。
黃石沒有理由不大力發展銅產業。從資源來說,黃石銅資源保有儲量占全省60%以上,擁有銅礦區75處、富礦區41處,銅精礦產量占全省70%以上,基本代表了湖北省銅資源保障能力。
從底蘊來談,擁有中國銅工業發展的先行者大冶有色的黃石,銅冶煉規模位于全國前列,隨著陰極銅生產能力達到約100萬噸,黃石已成為國內第三個銅冶煉規模達到100萬噸/年的市州。
更別說疊加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黃石坐擁“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貨從黃石出,輕松達全球。黃石還是湖北省唯一可以承接銅壓延加工的城市,湖北省更是明確重點支持黃石打造全國領先的高端冶金產業基地。
近年來,黃石錨定“華中銅谷”目標,以“補鏈、強鏈、延鏈”為主線,政企協同推動銅產業從“傳統冶煉”向“高端新材料”跨越,走出了一條兼具歷史厚度與產業高度的全產業鏈躍遷之路。

華中銅業員工正在仔細檢查銅板帶產品質量
以大冶有色、弘盛銅業、華中銅業、航天電纜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接過“千年爐火”的接力棒,讓這座城市的銅產業,從“歷史”穩穩走向“現代”。

打造“華中銅谷”絕不是一蹴而就,黃石細心布局,久久為功。
在2021年編制的《黃石市銅產業“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提到黃石發展銅產業主要不足之處時,“銅原料自我保障程度持續下降”“產業集群及鏈態效應不足”被著重提及。
于是,在研究打造“華中銅谷”路徑時,這些“短板”被針對性補齊,黃石以市場為導向、政策為引領、企業為主體,構建起市、區、國企聯動的銅產業發展支撐體系,為產業鏈穩定運行與升級突破筑牢“屏障”。
黃石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黃石出臺銅精深加工產業鏈供應鏈鏈長制,加大銅礦資源保障力度,提高廢銅回收利用能力,推進銅谷鏈平臺建設,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大產業鏈延鏈補鏈招商,推動成鏈成群項目開工建設,推動產業數智化綠色化發展。
空間布局上,黃石“精準落子”。銅礦采選以現有資源為核心,支持大冶有色“走出去”。銅冶煉聚焦下陸區、新港園區,輔以大冶博源環保的再生銅供應。銅加工在下陸區、開發區·鐵山區布局“四條主鏈”,新港園區側重高端銅基合金新材料。新港園區打造銅倉儲、物流基地及期貨交割庫,打通“原料—生產—流通”全環節。
作為市級國企的“主力軍”,黃石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簡稱“市國投集團”)搭建的供應鏈平臺,成為產業鏈的“穩定器”與“助推器”。市國投集團以“用”為導向,構建全鏈保供銷體系,為大冶有色冶煉廠、弘盛銅業、湖北諾德等企業提供原料保障。2024年9月底,弘盛銅業突發性停爐檢修,市國投集團及時穩住了原材料的保供。

弘盛銅業智能工廠自動化生產線
2024年,平臺實現營收超百億元,凈利潤卻只有幾千萬元,“利潤低,是因為我們更看重產業鏈的穩定,而非短期收益。”市國投集團有關負責人解釋。2024年黃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6%,增速排名全省第2位,銅產業實現工業產值987億元,銅產業鏈發展至千億級規模。
下陸區精心打造“熱帶雨林”產業生態,建設湖北新型綠色智能表面處理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臨空跨境電商產業園,引進中化學大江、光大綠色等企業,形成“三廢”處理、稀貴金屬回收的綠色閉環,為銅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湖北新型綠色智能表面處理產業園

你的手機里有“黃石造”的幾率有多大?三分之一。
全球每銷售3臺智能手機,就有1臺的印刷電路板是“黃石造”。每100臺新下線汽車,就有15臺的印刷電路板來自黃石。
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加快轉型的黃石銅產業,如同暴風般擴充增容,而千億產業集群的落腳點在“三鏈”。

“補鏈”重在“補短板”。在上游原料端,黃石支持大冶有色“走出去”,做大“城市礦產”,通過下陸區循環經濟產業園、鄂東南廢舊有色金屬回收分揀中心等項目,回收再生銅。陽新弘盛40萬噸銅冶煉項目推進,夯實“冶煉環節”產能基礎。在下游應用端,黃石布局電解銅箔、電子磷銅球等項目,建立銅保稅庫物流倉庫,解決“下游需求旺、本地配套弱”問題。
“強鏈”旨在“提質量”。華中銅業成立華中地區首家銅加工研究院,擁有53項國家專利,成功開發出6微米超薄壓延銅箔產品,刷新國內壓延銅箔最薄紀錄。華中銅業的“極耳材料”、大冶有色的“智慧礦山”在產業迭代中持續搶占市場鰲頭,推動產業鏈不斷向高端延伸。

華中銅業
“延鏈”聚焦“拓空間”。黃石以“4+1”產業鏈體系為框架,推動銅產業從單一材料向多元應用延伸。電線電纜產業鏈向特高壓領域拓展;電子通信產業鏈布局5G通訊領域用高精鍵合銅絲、高純銅靶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鏈延伸至汽車電子連接器、線束、鋰電池……
正處于“鏈”上的湖北諾德用自身的發展訴說著黃石銅產業躍進的故事。從國產第一卷電解18微米鍍鋅電子箔,到現在3至500微米不同類型不同厚度的電解銅箔產品,湖北諾德在全球率先研發,率先實現量產,成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既可生產電解3微米超薄鋰電箔產品,又能生產電解500微米超厚電子箔產品的企業。

諾德新材料生產線
今年9月,湖北諾德在創新之路上又有了新突破。目前,企業與大冶有色、臺光等上下游企業深度合作,黃石近200家規上銅加工企業也為其鏈式發展提供助力。

如今,黃石銅產業已從“傳統優勢”躍升為“未來產業”,“華中銅谷”創新動能澎湃奔涌。
曬成績總是讓人熱血激昂,翻開近兩年黃石各大銅企報表,一路躍升態勢十分明顯。晟祥銅業2023年銅桿產量達19.5萬噸、營收115億元,2024年增至22.7萬噸、157億元,連續兩年營收增長超30%;湖北諾德從2024年4月投產以來,去年年產值達到17億元,2025年1至8月份累計完成25.87億元,同比增長129.6%。

友和銅業生產線
截至2024年,黃石銅產業已形成“從銅精礦開采—冶煉—加工—應用—回收”的全產業鏈生態。僅下陸區就有銅產業鏈企業39家,陰極銅年產能穩定在60萬噸以上,穩居全國前五;高純陰極銅純度達99.999%,可直供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領域;下陸區銅冶煉及精深加工連續11年穩居湖北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前列。

黃石銅產業持續輻射推動銅產業與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耦合發展,銅產業“鏈態”基本形成。開發區·鐵山區的百余家銅產業下游規上企業為武漢“光谷”光電子信息企業提供配套產品,成為鄂東地區與武漢聯系最為密切的產業集群。
據介紹,《黃石市前瞻布局未來產業行動方案》將超細銅材、微米級電解銅箔和壓延銅箔等納入重點方向,以“傳統材料高性能、多功能化”為突破口,開展銅基復合技術攻關。
“新發展階段,打造新質生產力,離不開新材料的創新與應用。銅基新材料市場規模大、應用范圍廣,是新能源、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的‘基石’。”黃石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黃石將以銅基新材料“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為支點,繼續堅持“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三鏈同構,推動銅產業全面步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讓“華中銅谷”成為全國銅基新材料產業的“標桿”。

晟祥銅業:高性能低氧銅桿、高導圓銅線
作為湖北省最大的高精度銅線桿專業生產廠家,晟祥銅業致力于服務電力、電子、新能源等領域。
高性能低氧銅桿采用國際領先的連鑄連軋工藝,氧含量被嚴格控制在200-300ppm,導電率≥100%IACS,顯著提升材料穩定性和延展性,適用于新能源汽車線束等高端領域。
高導圓銅線通過使用優良原料與精密工藝控制,電阻率≤0.01700Ω·mm2/m,表面光潔且拉伸性能良好,可滿足雙零線、超柔導體等需求,綜合性能優異。
弘盛銅業:A級陰極銅產品
A級陰極銅產品采用閃速熔煉工藝,銅純度達99.9978%,導電性優異,延展性強,適用于高精度電子元件和電力設備制造,能量損耗低,加工穩定性強。

大冶有色稀貴金屬分公司:高純度金銀產品
大冶有色稀貴金屬分公司專注于高純度金銀研發生產,高純度金銀產品采用國際領先的冶煉技術,黃金、白銀純度達5N級(99.999%),遠超國家標準,是電子元器件、醫療設備等高端領域的關鍵材料,性能穩定可靠。

大冶有色冶煉廠智慧運營中心
航天電纜:電纜產品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湖北航天電纜有限公司深耕線纜研發制造60余年,擁有41項專利及多項國際認證,電纜產品采用國際領先的電子加速器輻照技術,具備耐高溫、阻燃、低損耗等特性,能滿足極端環境下的嚴苛要求。
華中銅業:12μm黑化處理箔、6μm壓延銅箔
12μm黑化處理箔采用先進黑化處理工藝,具有低損耗、耐高溫、高導電性等優異性能,且抗剝離強度和耐腐蝕性突出,適用于高頻線路、柔性線路板等高可靠性場景。
6μm壓延銅箔憑借極薄厚度、高柔韌性和優異延展性,成為可穿戴設備、折疊屏手機等高端電子領域的關鍵材料。導電性能卓越,能滿足航空航天、雷達系統等嚴苛要求。

淮遠電子:新能源汽車專用銅鋁極耳材料
新能源汽車專用銅鋁極耳材料采用高導電率、耐高溫專用材料,結合高精度剪切和零缺陷工藝,確保極耳在極端工況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承受10年以上的振動和電流沖擊,是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關鍵主動脈”。
諾德新材料:3微米高抗拉鋰電銅箔、高耐腐蝕銅箔
企業全球首創3微米極薄鋰電銅箔量產 技術,厚度僅為A4紙的1/23,是全球最薄的鋰電銅箔之一,該產品兼具高延伸率與抗拉強度。性能指標國際領先,可滿足動力電池、儲能系統及3C電子領域對高能量密度、快充性能的嚴苛需求。

其另一款高耐腐蝕銅箔也頗具亮點,采用鍍鎳合金技術,在銅箔表面鍍覆超薄鎳層后,抗氧化能力提升10倍,腐蝕速率降低60%,同時保持優異導電性,其特殊微觀結構使抗拉強度提升4.2kgf/m㎡,彎折壽命達79次,是高端鋰電和6G組件的理想材料。(記者 劉瑩/文 視覺新聞部/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