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黃濤 潘頔 毛易媛)當秋風卷著桂花香鉆進鼻腔,當街邊糖炒栗子的香氣勾住腳步,你是否也收到了“寒露時節至 養生正當時”的召喚?別急,先讓中醫科專家為您“把把脈”,用科學利劍劈開養生迷霧,讓您的健康之路告別“玄學”陷阱。
“排毒”概念藏貓膩,信任醫學養健康
“排毒養顏”“清腸排毒,月瘦十斤”……這些廣告詞是否讓你心動?但湖北省中醫院脾胃病科主任醫師黃鶴提醒:小心被“排毒”概念割韭菜!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臨床醫生早已聲明,“排毒”純屬營銷話術,在醫學上并無對應定義。西醫直言,人體自帶“頂級排毒系統”——肝、腎、肺等器官24小時在線工作,流汗、流淚、咳痰、大小便都是天然排毒方式。額外服用保健品排毒,就像給正常運轉的機器強行加潤滑油,反而可能“卡殼”。
黃鶴表示,中醫認為的毒邪是具有強烈致病性、傳染性或特殊病理變化的一類致病因素,分為外毒(如疫癘之毒、蟲獸毒、藥毒等)和內毒(體內病理產物蘊結化毒,如熱毒、濕毒、痰毒等),這和排除體內毒素(生理性代謝產物)顯然是不同的;從適用對象來說,中醫的毒邪顯然是針對疾病狀態而言,而現代所謂的排毒方法主要是針對普通人群或者亞健康人群;從治療方法而言,中醫對于毒邪多采用祛邪解毒的方法,比如汗法、吐法、下法、清熱解毒,化濕解毒等,排毒雖然也有汗蒸、清腸等方法,但是現代“排毒”針對的是健康人群,方法不過是加強代謝,而不是中醫的祛邪解毒。黃鶴總結,不能把中醫的祛邪解毒和現代排毒的說法混淆起來,身體不是垃圾桶,別被“排毒”帶偏了。科學養生,需從信任專業醫學開始。

孕期中藥養生避極端,守科學之道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醫師董浩旭提醒,孕期用中藥可別走極端,既別把它當“洪水猛獸”,也別覺得“無毒隨便吃”。
有些準媽媽一聽中藥就搖頭,堅信孕期絕對碰不得;還有些則覺得中藥溫和無害,隨意服用。其實這兩種想法都不靠譜。
董浩旭表示,中醫藥在孕期有不少“用武之地”,像妊娠咳嗽,中醫分風寒、風熱等證型,用蘇葉、杏仁等辨證施治,止咳又安胎。對妊娠嘔吐、心煩、眩暈等古人稱的“子病”“子煩”等問題,中藥調理既能改善癥狀,又能調節體質。
不過,孕期用藥得嚴守“辨證 + 規范”原則,孕早期致畸敏感,用藥要格外小心,避開活血破血、毒性中藥材。董浩旭說,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都沒有絕對安全,關鍵是在專業指導下權衡利弊,科學養生才是王道。

“萬能補方”有陷阱,辨證論治方為真
秋季是進補好時節,可網絡上“一招搞定氣血”的萬能方子滿天飛,小心這些“陷阱”讓您越補越虛!
“十全大補湯”被吹成氣血雙補第一方,可張先生入秋后疲勞乏力,自行服用一周,不僅沒緩解,還口腔潰瘍、失眠、大便干結,典型的“不對證”。此湯藥另外,“阿膠糕”也被神化,李女士聽信廣告長期食用,結果食欲不振、胃部脹滿。
武漢市第五醫院中醫科主任饒艷玲表示,“十全大補湯”性偏溫補,濕熱體質或陰虛火旺者盲目進補,就像干柴點火,必然“上火”;阿膠質地黏膩,脾胃虛弱者大量服用,加重脾胃負擔,導致“虛不受補”。
饒艷玲稱,中醫養生核心是“辨證論治”和“三因制宜”,根本沒有萬能方。她提醒,秋季正確養生,可咨詢專業中醫師,制定個性化方案;食補優于藥補,多吃小米、山藥健脾胃,瘦肉、豬肝補鐵養血;保證充足睡眠,這是最好的“補血藥”;適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促進氣血流通。中醫養生是平衡藝術,忽視個體差異的“萬能公式”,得高度警惕。
“食物相克”莫輕信,科學排查是關鍵
近日,武漢市第三醫院中醫科接診了一位因腹痛、惡心嘔吐來就醫的老人。老人稱,晚餐吃了螃蟹和柿子后,身體就出現不適,認定是“食物相克”惹的禍。
武漢市第三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生黃威表示,“食物相克”理論就像B超對某些肝臟病灶“視而不見”一樣,是個簡單直接卻不準確的“歸因誤區”。老人出現腹痛嘔吐,一方面,可能是因為食物不新鮮、沒煮熟,或者老人對其中某種食物消化不良;另一方面,老人腸胃若比較敏感,一次性攝入過多生冷、油膩或富含鞣酸的食物,就容易“鬧脾氣”。柿子確實可能影響消化、形成“胃石”,但這并非普遍的“劇毒相克”,而是吃多了、吃得不合理帶來的消化負擔。
黃威說,權威醫學和營養學界早已證實,絕大多數“食物相克”沒有科學依據。黃威提醒,出現癥狀別瞎琢磨,及時就醫科學排查,不能盲目相信“食物相克”,真正的健康秘訣在于食物多樣、清潔又適量,根據自身狀況合理選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