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山水有記憶,2025年的中秋國慶雙節,長陽的每一寸土地都鐫刻下了歡歌與笑語的印記。當110.3萬人次的游客如潮水般涌入又退去,留下的不是喧囂后的疲憊,而是一個區域文旅生態系統健康、富有活力的證明。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文旅局
提供的數據顯示
今年雙節期間
長陽累計接待游客110.3萬人次
較2024年同比增長7.93%
實現旅游總收入3.33億元
較2024年同比增長7.90%
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30.4萬人次
較2024年同比增長5.59%
這份文旅答卷,不僅刷新了數據,更在清江山水間繪就了一幅文化賦能、服務護航、全域聯動的生動圖景。
文化賦能:讓山水更有溫度
清江畫廊的知名度,是長陽旅游最大的引力。雙節期間,清江畫廊景區以“山水+文化+創新”的多元矩陣,通過一場場沉浸式的體驗,成功將客流轉化為深刻的文化認同。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長陽清江畫廊景區游人如織。 通訊員 楊金艷 攝
在“萬人魔芋宴”現場,長陽的魔芋美食成為活動的主角,魔芋爽、魔芋豆腐等各式魔芋制品吸引游客駐足。除此之外,現場免費發放的炕土豆、清煮魔芋等同樣搶手,游客們排起長隊,現場氣氛火熱。
來自陜西的游客張敏排著隊領到一碗熱氣騰騰的清煮魔芋,他表示雖然是第一次品嘗魔芋這種美食,但是這種參與感和地道風味,是普通觀光體驗不到的。
● 在倒影峽水域上空,巨幅國旗迎風飄揚,與綠水青山交織成假期風景里最動人的畫卷;
● 多艘仿古游船在江面巧妙排布,拼出寓意深遠的“76”造型,向新中國成立76周年獻上清江的深情告白;
● 景區還邀請游客參與《我和我的祖國》國慶快閃,讓激昂的歌聲與壯美的山河同頻共振。

長陽山歌、南曲等民俗文化展演,讓游客體驗土家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通訊員 楊金艷 攝
更深入的體驗在于非遺的活化。在景區的重點區域,土家撒葉兒嗬、長陽山歌等民俗文化表演,讓游客在欣賞清江山水之余,感受到土家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1
在鼓樂堂,游客跟著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學跳“撒葉兒嗬”;
2
在武落鐘離山,游客身著西蘭卡普服飾與山水合影;
3
在倒影峽,花船對歌讓山水間回蕩著歡聲笑語。
這種可參與、可感知的文化體驗,有效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和停留時間,真正實現了從“引人來”到“留住心”的轉變。
服務護航:讓旅程更有保障
游客的順暢體驗,背后是一套高效協同、未雨綢繆的保障系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早在今年“五一”假期之后,長陽縣委、縣政府就著眼部署安排“十一”雙節期間的旅游接待工作,不斷優化方案預案,真正從游客角度出發,做實做細各項舉措。
節前
清江畫廊景區內
新增500多個車位
50個充電樁
智慧景區系統升級與公安交警部門系統全面對接,實現關鍵交通節點的實時監測與精準調度。
排隊區內,執勤人員用充滿土家風情的歌曲和薩克斯悠揚旋律舒緩游客情緒;在武落鐘離山廣場,志愿者帶領小游客打起太極拳;各碼頭緩沖區內,長陽歌舞劇團的演員們載歌載舞,讓排隊時光變為一場文化體驗。

10月2日,長陽歌舞劇團演員與游客奉茶互動。 通訊員 楊金艷 攝
湖北清江畫廊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執行總經理 修云福
雙節期間,景區還臨時聘請了200余名工作人員,總人數達到539人,分布在售票、引導、咨詢等關鍵崗位,為游客提供全流程服務。
“停車場有專職工作人員指揮,接待點有志愿者引導,這讓我們玩得更安心。”來自荊州的自駕游客鄭金鋒稱贊道。
在更大范圍內,暢通的交通是舒適出游的基石。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
交管大隊長 胡年芳
158名警力按照“領導包片、民輔警包點段”的原則,分布在高速出入口、偏巖大橋、津洋口片區、龍舟坪主城區、下漁口片區等地,依托“線上監控+線下巡邏”模式,堅守在各大關鍵節點,有效保障了道路通暢。
10月3日至5日,清江畫廊景區連續三日預約達上限,并適時啟動預警機制。景區主動實施“限量—提質”戰略,將日接待上限由1.85萬人下調至1.5萬人,旨在優化游覽體驗,實現從“接待量”到“滿意度”的價值轉變,在保障游覽品質的同時,也展現了景區成熟的客流調控智慧。

與此同時,可靠的公共服務是溫暖的細節。旅游景區、繁華商圈等人員密集場所,隨處可見的巡邏民警,讓游客真切感受到“人在景中游,警在身邊守”;各經營場所,市場監管部門嚴格整治攬客拉客、價格違法等市場亂象,維護誠信經營環境;志愿服務站點,志愿者為游客遞上一杯溫水,并耐心指引提供貼心幫助……正是這些“看不見”的細致工作,共同托起了游客“看得見”的滿意笑容。
全域聯動:讓旅游更有廣度
核心景區的火爆,成功帶動了全域旅游的百花齊放。這個假期,長陽鄉村旅游和特色民宿表現得尤為亮眼。

在麻池古寨,麻池村、西灣村等村民自己房屋改造的民宿備受青睞。
民宿主人鄭詩紅
我們的十幾個房間提前一周就訂滿了。游客們喜歡白天釣魚、逛景區,晚上回來在院子里喝茶聊天,體驗真正的田園生活。
在卓爾木橋溪生態度假區,家庭露營成為新時尚,山水間的自然課堂讓孩子們流連忘返。
統計數據顯示
雙節期間
木橋溪生態旅游度假區
共接待4.14萬人次
實現旅游收入241.5萬元

文化場館也成為游客深度體驗的目的地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
假期免費開放
8天內服務讀者觀眾近2.7萬人次
從宜昌城區帶著孩子參觀非遺館的陳先生表示:“沒想到這里的文化設施這么有特色,為我們提供了另一個了解長陽的窗口。”
文旅融合不僅帶火了景區,更激活了全域消費市場,這種“游山水,賞文化”的模式,豐富了旅游內涵,也讓消費鏈條得以延伸,全縣餐飲、娛樂市場持續火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