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畢軍 葉輝 通訊員 肖茗予)長江之畔的黃石,正以一場深刻的生態變革,書寫著長江大保護的生動答卷。10月13日,“和長江‘楚’個朋友”2025年湖北生態文化宣傳活動采風團走進黃石,踏訪黃石江灘公園、沈家營碼頭原址和夏浴湖,在水清岸綠的實景里,見證這座工業城市向生態綠城的華麗轉身,聆聽生態保護與民生福祉同頻共振的黃石故事。

“您看這江灘的綠植,從蘆葦到垂柳都是精心挑選的鄉土品種,既固土護堤,又能給鳥類提供棲息空間?!闭驹邳S石江灘公園朝陽閣旁,黃石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指著眼前的景致向采風團介紹。

曾經,這里是垃圾堆積、雜草叢生的荒蕪岸線,如今碧波蕩漾的江面下,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江岸護坡上植被郁郁蔥蔥,古色古香的朝陽閣與生態美景相映成趣,老人在步道上悠然漫步,孩童在草坪上追逐嬉戲。這處生態福地的誕生,源于黃石市對長江岸線的系統治理——通過依法關閉污染企業、有序搬遷違規設施、開展生態修復,全市長江岸線生態功能逐步恢復,“還江于民、還綠于民” 的承諾化作了市民觸手可及的幸福。
從江灘公園沿長江而行,便來到沈家營碼頭原址。誰能想到,如今這片設有觀景平臺、休閑步道的生態空間,曾是日夜喧囂的貨運碼頭,更是中央環保督察點名的環境隱患點——2016年,這里因位于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被要求整改。

“我們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9次召開專題會議,15次現場督辦,只用三個月就完成了碼頭關停拆除?!?黃石市生態環境局工作人員回憶,整治過程中,黃石不僅出臺《黃石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筑牢法治屏障,更投入395萬元開展生態修復,建成2.3萬平方米的江灘公園,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舊貌徹底成為歷史。

記者看到,如今的碼頭原址,綠化面積達1.5萬平方米,市民憑欄遠眺長江,再也不用受粉塵與噪音的困擾,“開窗賞花、推窗見綠”的生活愿景已成日常。
如果說岸線整治是黃石的生態答卷,夏浴湖的蛻變則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時,這里還是渣土堆積、污水直排的臭水湖,水質連劣五類都達不到?!卑殡S工作人員的介紹,采風團走進夏浴湖景區,眼前卻是另一番景象。湖面碧波粼粼,白鷺掠水而過,環湖智慧步道上游客絡繹不絕。

據了解,為拯救夏浴湖,黃石市累計投入2.16億元,拆除環湖旱廁62座、清理垃圾8萬立方米、清淤19.5萬立方米,關停34家散亂污企業,鋪設7.4公里污水管網封堵8個排污口,讓水質躍升至地表水Ⅲ類標準。

生態好了,發展的文章更要做足。黃石市以夏浴湖為支點,挖掘“一江兩山三湖”自然資源與張志和文化資源,連續舉辦桃花節、荷花節、螃蟹美食節,2022年以來僅桃花節日均接待游客就超萬人;培育生態采摘園、垂釣場、研學基地等業態,帶動5000余人就業,產生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約10億元?!耙郧笆刂艉钌?,現在開農家樂,旺季一個月能掙好幾萬!” 當地村民的感慨,道出了生態改善帶來的民生溫度。

“從工業岸線到生態秀場,從臭水湖到‘網紅打卡地’,黃石的每一處變化,都是長江大保護的鮮活注腳。”采風團成員表示,將通過鏡頭與文字,把黃石生態蝶變的故事傳遞出去,讓更多人看見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黃石力量,凝聚起共護母親河的磅礴共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