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與武,共青春。”這句來自甘肅籍大一新生何同學的深情告白,在開學季長江燈光秀上刷屏展播,也道出了無數青年與這座城市的奇妙聯結。10月16日,武漢市“建設支點 當好龍頭”主題報告會“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 在支點建設中挺膺擔當”專場在華中科技大學舉行,共青團武漢市委員會書記皮惠蘭以《城市可愛 青年可為 讓青年成長與城市發展雙向奔赴》為題,講述武漢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的戰略布局與實踐路徑,勾勒出一幅“城市可愛、青年可為”雙向奔赴的新畫卷。

共青團武漢市委員會書記皮惠蘭作主旨報告。
中央團校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廉思,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謝正學,分別就青年與城市共生成長的時代邏輯、名校大城共創共興共榮等主題作現場報告。
■ 擇城之變
青年尋找的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生活方式和成長發展環境
有數據表明,超一半的“95后”認為“職業與生活平衡”比“薪資”更重要。年輕人在擇城時,“生活舒適度”的權重占比超過“薪資”占比。這說明,當代青年既追求事業的高度,也注重生活的溫度;他們尋找的不僅是一個崗位,更是一座與自己“靈魂契合”、雙向奔赴的城市。
面對這一新趨勢,武漢將青年發展置于城市戰略核心。皮惠蘭介紹,武漢大力實施“學子聚漢”工程,在全省率先出臺《武漢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8—2025)》,并將“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寫入2025年市政府工作報告。
如今,青年人口已占全市總人口三分之一,每年留漢高校畢業生超過30萬人,連續多年成為人才凈流入城市,武漢也上榜“中國人才吸引力十強城市”。
■ 城市“可愛”
武漢六大特質構筑起吸引青年的硬核底色
報告會上,皮惠蘭用“機遇之城、開放之城、活力之城、生態之城、歷史之城、幸福之城”的形象描述,闡釋了武漢這座城市吸引青年的“可愛”底色。
皮惠蘭介紹,武漢作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GDP跨越2萬億元大關,經濟總量穩居全國前十、中部首位。光電子信息、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優勢產業,為青年提供了施展才華的黃金舞臺。天河機場邁進“三航站樓+三跑道”時代,中歐班列(武漢)輻射歐亞大陸40個國家,4小時高鐵圈覆蓋全國80%的重要城市,九州通衢的樞紐地位為青年打開了“一張機票闖世界、一張車票通全國”的無限可能。集聚92所高校、140多萬在校大學生,擁有155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4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企業超1.66萬家,科研城市排名全球第9,是我國三大智力密集區之一,創新涌動的活力,吸引了全國眾多大學生的目光。武漢還用山水形勝的生態之美、人文薈萃的歷史底蘊、熱氣騰騰的煙火氣息,為青年打造了工作與生活完美平衡的“理想城”。
“武漢正以獨特稟賦為青年提供成長沃土,更通過精準施策實現‘城市賦能青年、青年激活城市’的雙向成就。”中央團校黨委副書記、常務副校長,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廉思在報告中介紹,武漢憑借先天優勢與系統性實踐,形成了國內罕有的高密度、高素質青年人口結構,成為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典型樣本。
■ 青年“可為”
武漢正全力為青年搭建“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廣闊舞臺
在創新創業領域,武漢為青年創業者打造從“一張桌”到“一間房”再到“一層樓”的多層次支撐體系,構建“孵化器+產業園”雙輪驅動模式,通過建立賽事直通車機制,設立20億元投資基金和100億元的青年雙創信貸資金等,著力將青年創新創業的種子培育成參天大樹。
在產業發展方面,武漢每年舉辦500場招聘會、提供50萬個優質崗位。開展“武漢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實施“武漢英才計劃”,助力青年人實現從“專業人才”到“產業合伙人”的轉變。
在鄉村振興領域,“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每年遴選30個“金點子”項目給予最高5萬元支持,同步推出最高500萬元貼息貸款。“新農人培育計劃”提供全鏈條賦能,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對扎根鄉村的青年技術人才,打破學歷資歷限制,開辟職稱評審綠色通道,支持青年返鄉創業,投身鄉村振興。
在區域融合領域,武漢主動攜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和成渝地區,推動人才互通、資格互認。持續開展“千崗迎臺青”專場招聘,設立漢港澳青年交流驛站和國情教育基地,同時,通過“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場”助力青年企業家對接全球。
在社會治理方面,武漢積極推動優秀青年人才擔任“兩代表一委員”,通過“青年觀察團”“青年議事會”讓每一個金點子都可能成為城市的新變化。“武漢鼓勵青年通過志愿服務、文明行動等多種形式參與城市共建,成為城市的‘主理人’。”皮惠蘭說。
從新中國建設到改革開放,再到新時代新征程,“武漢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青年與城市相互成就的奮斗史”。皮惠蘭表示,“今天,武漢以整座城的誠意,讓這座城市成為每一位青年奮斗路上最堅定的‘同行者’和最硬核的‘合伙人’”,讓每個在此奮斗的“吾”都能在這片“武”臺上綻放青春夢想。
在當天的活動外場,還設置了就業招聘專區,青年安居、創新創業政策咨詢專區,以及青春市集展示專區,從生活服務到就業創業政策服務,吸引眾多高校學子前來了解咨詢。
來源:長江日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