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田城 通訊員 程婭 鄧文婷)10月18日,來自武漢12家醫院36名專家組成的“醫療天團”,來到陽新縣人民醫院開展助力健康陽新大型醫療幫扶活動,關愛紅色革命老區陽新群眾的身體健康。
這12家醫院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湖北省中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武漢市一醫院、武漢市三醫院、武漢市四醫院。

義診現場,陽新群眾將專家團圍得水泄不通。 通訊員 供圖

“大愛醫心”公益活動在陽新站啟動。 通訊員 供圖
當天上午,健康義診與學術交流活動在陽新縣人民醫院同步開展。
義診活動現場人潮涌動,群眾門一大早排起長隊,在家門口享受省內知名專家的診療服務。
在學術分會場,武漢協和醫院董念國教授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曾彬教授帶來精彩講座,分享前沿醫療知識與臨床經驗。
湖北省慈善總會副秘書長熊勝祥代表武漢協和心血管病醫院,授予陽新縣人民醫院"大愛醫心 慈善項目會員單位"牌匾。這標志著陽新患者將能更便捷地對接武漢優質醫療資源與慈善項目。

醫療專家在陽新縣人民醫院查房。 通訊員 供圖
與此同時,武漢同濟醫院王少剛團隊的楊歡教授及麻醉科柯希建教授進行了手術示教。他們通過直播,將精湛的手術技巧直觀展示給會場觀摩的醫務人員。
此外,多學科專家團隊深入內、外、婦、兒等多個科室,與醫護人員共同查房。他們針對疑難病例展開深入討論,并現場指導年輕醫生的診療思路與操作規范。
在調研環節,以劉烈剛副院長、樊柏林教授、陳知水教授、許淑芳教授為代表的專家團隊,深入醫院門診、住院部及各醫技科室。他們通過實地考察,就醫院的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技術發展等核心議題,與院方進行了深入交流并給予了精準指導。

醫療專家在陽新縣人民醫院查房。 通訊員 供圖
武漢協和醫院朱朝暉教授動情地說:“能有機會回到家鄉,用自己所學為父老鄉親做點實事,是我多年的心愿。我們這些從陽新走出去的醫生,身上都帶著家鄉的烙印,這份回報桑梓的情懷是刻在骨子里的。”他對陽新的醫療衛生事業充滿期待:“陽新近年來發展很快,縣人民醫院的硬件設施和醫務人員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提升。我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回來,不僅是短期義診,更能建立長期的幫扶機制。”
武漢同濟醫院王定坤教授則建議:“在學科建設上,我建議陽新縣人民醫院可以重點打造幾個有潛力的特色專科,比如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等。我們可以幫助搭建遠程會診平臺,讓武漢的優質醫療資源能常態化地服務家鄉患者。同時,通過定期的學術交流和人才進修,幫助培養一批能扎根家鄉的業務骨干,真正實現‘輸血’與‘造血’相結合,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家鄉的醫療水平。”
陽新縣人民醫院院長夏樹前表示,此次專家團回鄉不僅帶來了高質量診療服務,更通過學術講座、手術示教等形式傳經送寶。這與國家"強基層"的醫改方向高度契合,對提升醫院服務能力和人才培養水平意義重大。
當前,陽新縣正沖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人民醫院也在全力創建"三級甲等"醫院。陽新籍醫療專家的"歸巢",為家鄉醫療健康事業發展帶來了極大鼓舞與助力。
該醫院黨委書記肖志剛表示,此次武漢醫療專家團陽新行,以"鄉情"為紐帶,以"專業"為支撐,將高水平醫療服務、前沿學術知識和慈善公益項目精準送達基層。這不僅為陽新群眾帶來了健康福祉,更有力推動了縣醫院的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為健康陽新建設注入了強勁動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