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孫博洋)記者從中國檢驗檢測學會了解到,近日,由中國科協立項支持,中國檢驗檢測學會主辦的“人工智能+檢驗檢測”研討活動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辦。
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表示,人工智能標準化建設是推動技術可持續發展和檢驗檢測智能化轉型的關鍵環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小平提出應強化大模型可解釋性研究,并以倫理治理和創新閉環推動檢驗檢測智能化與高質量發展。
國家建筑工程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檢測九院業務院長劉立渠認為,建筑業具備豐富AI應用場景,尤其在智能治理方向潛力大,建議強化檢驗檢測智能化與標準化建設,推動技術落地與治理完善。
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創新推廣部負責人楊波表示,我國在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領域需加強原始理論創新,避免核心技術差距。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人工智能正成為檢驗檢測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多學科交叉與標準化協同是推動技術創新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應完善技術標準體系,建立兼顧創新與安全的數據質量規范和模型評價機制,推動人工智能在儀器設備、檢測流程及數據管理中的應用落地。應強化學術研究與產業實踐深度結合,促進“人工智能+檢驗檢測”在產業化、政策治理及監管體系中的系統融合,推動檢驗檢測行業邁向智能化、可信化和體系化的新階段。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