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年會、湖北省心身醫學專科聯盟年會暨第三屆心身醫學黃鶴論壇在黃岡市召開。通訊員供圖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成敬教授發言。通訊員供圖

宜昌市優撫醫院劉陳主任發言。通訊員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崔毅 周綺書 汪俊)10月17日至19日,武漢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年會、湖北省心身醫學專科聯盟年會暨第三屆心身醫學黃鶴論壇在黃岡市召開。會議由武漢市武昌醫院和黃岡市康寧醫院共同承辦。
以“心身同治,共筑健康”為學術會議的主題,吸引了200多名來自黃岡市教育局、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市音樂學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等全國心身醫學領域頂尖專家、臨床醫生及教育工作者,他們通過主論壇、分論壇、工作坊及實地交流等形式,深度探討心身疾病診療前沿技術、醫校融合創新模式及心身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為推動湖北省乃至全國心身醫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18日上午8時,武漢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委單位、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李相友在開幕式上致歡迎辭,他強調“心身同治”理念對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的重要意義;武漢醫學會秘書長黃曉剛肯定了湖北省心身醫學專科聯盟在資源整合與學術引領中的標桿作用;黃岡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胡紅軍結合地方實踐,提出“以基層為支點,構建心身健康服務網絡”的發展愿景。
主論壇匯聚國內心身醫學領域權威專家,圍繞老年心身疾病、抑郁防治、病歷質控等熱點議題展開深度研討。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成敬教授,揭示神經生物學機制與個性化干預策略的最新成果;宜昌市優撫醫院劉陳主任系統梳理指南修訂背后的循證醫學與臨床價值;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楊旻教授結合真實案例,剖析病歷內涵質控在規范診療流程、保障醫療安全中的關鍵作用;黃岡市康寧醫院雷小燕主任則從軀體化癥狀切入,提出“生物-心理-社會”綜合干預模型,為基層醫生提供實用工具。
18日下午至19日上午,專題研討與實踐觀摩同步開展。在“老年心身疾病的多學科診療”主題研討中,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徐順生教授、武漢市武昌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羅汝琴等專家,分別從失眠指南解讀、阿爾茨海默病共病管理、腦機接口技術應用等維度,展現跨學科協作在老年群體中的創新實踐。
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構建,專家們紛紛從心理防護網的構建、校園心理危機預警與干預“黃金72小時”法則、音樂療愈對青少年抑郁的干預作用、植物療法進校園等方面的典型案例進行了經驗分享。“讓孩子們得到多形式的治療方式,我們從學生的心理健康,到學校專職老師的培訓,包括學校應急危機干預體系的建設,從預防、治療、后期康復形成了一個快速的閉環。”武漢市臨床心理科主任姜振東解釋道。
“本次大會不僅是一場學術盛宴,更是一次資源整合與模式創新的深度實踐。從老年群體的精準干預到青少年心理的早期預防,從腦機接口的前沿探索到植物療法的本土化應用,我們正以多元視角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心身健康服務體系。”武漢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武漢市武昌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羅汝琴在閉幕會上作總結發言。
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李相友表示,作為湖北省心身醫學專科聯盟的發起單位和牽頭單位,始終致力于推動各聯盟單位在心身醫學領域積極開展合作與交流,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醫院將繼續發揮武漢醫學會心身醫學分會主委單位作用,組織專家學者到基層進行義診、講座、巡診,從政策、經費、人才的培養,包括設備設施給予全力的支持,為更多的基層老百姓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據悉,武漢市武昌醫院精神心理科是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先后成立了全國首家陸林院士疫后綜合征工作室及武漢市首家青少年心理衛生門診,與50多所高校、200多所中小學校搭建了“心健康”服務網絡,針對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學習障礙、睡眠障礙以及網絡成癮等問題,建立醫校“平時預約、快速應急”的高效合作模式,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架起防線。
未來,湖北省心身醫學專科聯盟將持續深化“醫聯體+校聯體”雙輪驅動戰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讓心身健康醫療服務觸達更多人群,心身醫學將為“健康湖北”建設提供更堅實的支撐,為全國心身健康醫療服務體系完善貢獻更多“湖北經驗”,助力實現全民心身健康的美好愿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