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夏曉倫)“前三季度財政收支數據近日出爐,一組組數字清晰勾勒出‘兩新’政策的顯著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政策仿真實驗室主任、研究員肖宏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穩投資、擴消費、促轉型的關鍵領域,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成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重要支撐。
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6.4萬億元,同比增長0.5%。其中,稅收收入增長0.7%,非稅收入下降0.4%。肖宏偉認為,財政收入的結構性變化是觀察經濟質效的重要窗口,稅收占比的穩步提升,印證了在政策引導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質量效益正在增強。
同時,主體稅種的表現亮眼。國內增值稅同比提升3.6%,較整體收入增幅高出3.1個百分點,這背后正是設備更新政策有力推動工商業、服務業活力增強,企業技術升級與生產效率提升的直接體現。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0.8%,增幅較上半年擴大2.7個百分點,顯示在“兩新”政策帶動下,工業企業利潤穩步回升,稅基持續擴張。
肖宏偉表示,從行業稅收結構看,政策導向作用凸顯。計算機通信設備制造業稅收增長12%,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增長8.3%,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增長13.4%。高端制造與科技創新領域稅收增長的強勁動能,恰是“兩新”政策精準發力、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的生動注腳。
“如果說財政收入是宏觀成效的‘成績單’,那么增值稅發票數據則是經濟活動的‘晴雨表’,精準呈現‘兩新’政策在微觀層面的滲透深度。”肖宏偉說。
數據顯示,在設備更新領域,前三季度工業企業采購機械設備金額同比增長9.4%,其中高技術制造業采購額增速達14%,信息傳輸軟件業、科研技術服務業采購額分別增長26.8%和32.5%,新質生產力領域投入呈現加速態勢。
肖宏偉還表示,民營經濟的創新活力在數據中充分迸發。企業數字化設備采購額增長18.6%,民營企業機械設備采購金額增長13%,高于國有及外資企業。互聯網、智能無人飛行器等創新領域采購增速更是高達32.8%和70.5%,彰顯政策對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則有效激活了消費市場潛力。冰箱等日用家電零售業銷售收入增長48.3%,電視機等家用視聽設備零售業增長26.8%,家具、燈具零售業分別增長33.2%和17.2%。隨著政策擴圍至手機等數碼產品,通信設備零售業增長19.9%,而掃地機器人等智能家居產品制造業收入激增75%,實現了消費升級與政策紅利的良性共振,將宏觀政策紅利切實轉化為百姓生活的獲得感。
財政支出的靠前發力,為“兩新”政策落地提供了堅實支撐。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8萬億元,同比增長3.1%,重點領域支出強度持續加大,體現了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的鮮明導向。其中,科學技術支出7105億元,增長6.5%,為企業科技創新與設備更新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節能環保支出3928億元,增長8.8%,精準契合綠色發展理念,有力推動了清潔能源消費和可持續發展。
與此同時,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同步發力,前三季度達7.5萬億元,同比增長23.9%。各級財政持續加快債券資金使用,其中部分資金定向支持“兩新”相關項目建設,通過發揮政府投資的撬動作用,有效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設備更新和消費升級領域,為經濟發展積蓄了更為充足和持久的后勁。
肖宏偉表示,財政數據的多維印證,彰顯了“兩新”政策作為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重要引擎的核心價值。從產業升級的稅收信號到市場活力的微觀數據,從創新投入的持續加碼到綠色轉型的加速推進,政策效能正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未來需進一步強化政策協同,釋放乘數效應,推動經濟在質的有效提升中實現量的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