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十四五”以來,中國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湖北加快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外貿實現跨越式發展,外資穩居中部第一,樞紐能級攀高向強。
在上周召開的2025中國—北歐經貿合作論壇上,湖北在光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與歐洲多國之間達成合作項目69個,總簽約金額超1000億元。北歐論壇是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專門面向北歐國家的經貿合作長效機制,從2018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七屆,不僅推動了中歐之間的經貿合作走深走實,更成為湖北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重要平臺。
湖北省商務廳制度創新處處長 陳偉:這其實是我們全省推進制度型開放、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一個具體實踐。過去四年,我們以湖北自貿試驗區為引領,累計推出了357項省級制度創新成果,其中30項在全國復制推廣。
新時代以來,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分7批設立22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伴隨國家開放布局的深入推進,湖北以平臺建設破局,逐步將區位劣勢轉化為開放新優勢。在自貿試驗區、綜保區等開放平臺的制度創新賦能下,花湖機場這個內陸唯一的航空智慧口岸,用五年時間從藍圖變為輻射全球49個城市的航空貨運樞紐;中歐班列(武漢)在高效通關模式保障下,開行量連續兩年突破千列大關,讓湖北與亞歐各國的聯系愈發緊密。
歐洲跨境電商平臺Voghion招商運營總監 董妙:包括一些廣深的我們的賣家、一些貿易商,逐漸地把自己的運營團隊轉移到中部這邊,因為這邊有新的航線。
“十四五”期間,中國已穩居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規模均躋身全球前列,彰顯了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擔當。在這場高水平開放的大潮中,湖北憑借獨特優勢,成為吸引全球資本的“強磁場”。過去四年,湖北新設外資企業2259家,實際使用外資達98億美元。從德國博世華域的“六連投”,到法雷奧全球最大研發中心的落戶,再到意大利艾利特拉1938集團中國總部落戶,外資巨頭堅定選擇湖北的背后,不再是傳統成本優勢,而是這里完備的產業生態與迸發的創新活力。
意大利艾利特拉1938集團全球總經理 馬可·托內利:我們把握機遇,將產品從傳統制造升級為技術驅動的新設備,自豪的是,此刻我們在中國的子公司也已成為集團內最具創新力的先進企業之一。
外資集聚與產業升級,不僅讓全球企業在湖北扎根發展,更帶動湖北外貿結構加速優化、新型貿易方式蓬勃興起。2021年至2024年,湖北外貿接連跨越三個千億臺階,背后是出口模式從“汗水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機電產品占據半壁江山,集成電路、鋰電池等“新三樣”成為出口增長的新引擎。更值得關注的是,跨境電商爆發式增長27倍,標志著湖北企業正通過新的貿易方式,直接鏈接全球消費市場。
程力專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市場部部長 陳葦:現在逐漸歐洲的國家開始認可我們的產品了,我們高效的工作效率,讓他們也享受到了高效的服務。
從“沿海開放的后衛”到“內陸開放的前鋒”,湖北通過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構建現代化物流體系、培育國際化的產業生態,在全球化的新格局中成功開辟出自己的賽道。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石智雷:湖北這種對外開放的模式對于其他省份,尤其是內陸省份的開放是有很強的借鑒意義的,在對外開放這個領域,我們在整個中部地區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支點的作用,給整個中部省份帶來了一個資源配置、分工協作以及合作共贏。
(長江云新聞記者 沈雅潔 黃朋威 李慕文 曹文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