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劉文穎 實習生 段峣 黃皙真 通訊員 姜潔)“沒想到,只通過一通電話,就能討回我的血汗錢!”今年5月,市民周某專程到枝江市綜治中心12309窗口致謝,只因他此前被公司拖欠8000余元經濟補償近一年,無助之際,他撥打了12309熱線,枝江市檢察院迅速依托檢調對接機制,聯合多部門推動案件21天內調解成功,助他拿到補償款并當月結清。
這個看似普通的維權案例,正是枝江市檢察院實行“檢察+綜治”信訪工作模式,推動矛盾糾紛法治化實質性化解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枝江市檢察院通過“檢察官+”協作機制,整合線上線下渠道,將12309服務窗口前移至綜治中心并覆蓋至村社,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

檢察官上門調解
小窗口大作為,服務直達家門口
枝江市檢察院整合“實體窗口、網上平臺、掌上APP、熱線電話”等渠道,構建起立體化的信訪服務網絡。線下以有場所、有標識、有制度、有團隊、有平臺的“五有”標準,在市級綜治中心設立12309 窗口,一站式開展法律咨詢、控告申訴等12項業務;線上在“長安枝江”公眾號嵌入12309服務鏈接,全市8個鄉鎮(街道)和221個村(社區)都設置了便捷的服務二維碼,真正把檢察院“搬”到了群眾家門口。2025年以來,共接待來訪來電群眾243人次,向基層下發風險提示500余條。
針對涉企案件,建立“30分鐘響應、3天見面、7天反饋”的速辦機制,2025年以來,受理涉企案件64件,通過辦案挽回經濟損失700余萬元,平均辦理時間同比縮短38%。面對“一老一小一特”群體,則開辟綠色通道,通過“簡申請、簡程序、簡文書”實現特事特辦、急事快辦。實行檢察長、副檢察長接訪日和領導包案制度,采取預約接訪、帶案下訪、上門回訪等方式,深入基層傾聽民聲,讓法治服務帶著溫情,走進民心。

駐守檢察官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
解紛“多幫手”,畫好治理同心圓
值班律師、心理咨詢師、人大代表、專業調解員等力量常駐于12309檢察服務窗口,形成專業化的“矛調團隊”。他們根據案件特點,提供個性化的“點單式”服務,全鏈條參與矛盾糾紛調處。通過“府檢聯動”機制,與民政、教育、婦聯等10余家單位攜手,共同構建“物質+心理+法律”三維救助體系,同步落實26項幫扶措施,讓當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溫度。與此同時,檢察機關內部也建立起上下聯動、四大檢察協同的工作機制,實行繁簡分流、快慢分道的辦案方式,實現了涉法涉訴信訪事項的公正高效化解。

“銀齡”檢察官與“青穗助理”
專注“治未病”,筑牢源頭防火墻
枝江市檢察院通過調查研究、建議征集、類案分析等方式,深挖矛盾糾紛背后的行政監管漏洞、公益損害風險、社會治理盲點,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助推行業治理、系統治理、社會治理現代化。借助綜治中心“信息中樞”數據庫,全面掌握全市“警情、訪情、訴情、社情、輿情”五情信息,精準發現監督線索,及時向基層下發風險提示,將矛盾糾紛化解于萌芽。這套“智慧檢察”系統,已成為預警社會風險的“前哨站”。
與此同時,普法教育也在城鄉遍地開花,從新媒體平臺到鄉村大喇叭,從社區宣傳欄到巡回法庭,檢察官們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精準普法。聚焦養老詐騙、非法集資等重點領域,選取民生案件組織檢察聽證,打造“沉浸式”法治課堂,讓法治意識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報名單位:枝江市人民檢察院

第七屆“湖北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宣傳展示活動正在報名參選階段,歡迎省內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積極報名。欄目組將對報名參評的案例擇優刊發,推介并分享各地在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的過程中,涌現出的創新經驗和做法(僅分享刊發,不作為評選依據)。
報名郵箱:2815433597@qq.com,咨詢電話:027-88567717。
報名詳情及下載報名表點擊:“建功支點 網聚力量”!第七屆“湖北省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典型案例”宣傳展示活動啟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