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堰廣電訊(武當山融媒記者 馮開春 徐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源自《周易?系辭下》的“太極”一詞,作為一種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形態,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武當山,太極文化無處不在。
當武當一夢沉浸式演藝園區的無人機機群在夜空中變幻出“祈福圣地 太極武當”的字樣,當越來越多的洋弟子在武當山打出行云流水般的太極十三勢,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當傳統文化服飾的太極服裁剪出太極韻律,當一年一度的太極文化活動持續不斷為這座大山賦能,這一古老智慧,已然在武當山的奇峰秀水間,化為了可感可觸的生動實踐。
步入10月,武當山開始進入一年一度的“太極時間”。
10月15日,2025國際武當太極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武漢舉行,正式向世界宣告這場肇始于2023年的大型活動步入倒計時階段,同時這標志著這場以武當太極為核心IP的活動正持續綻放出愈發璀璨的光芒!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熱情好客的武當山人民將家園精心裝扮,發布爭做文明有禮武當山人倡議書,當好東道主,喜迎八方客——

800面道旗800個燈箱流光溢彩,1.5萬盆鮮花綠植裝點每一個角落,312平方公里土地處處蓄勢待發,人人都是文明有禮“代言人”……
煙雨朦朧中,作為歷屆活動開幕式舉辦地的玉虛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場地設施修繕,和開幕式舞臺搭建的前期準備工作。無論是2023年的“一線三洞天”創意,抑或是2024年的內外雙場流動畫卷,再加上即將呈現的“行進式觀覽、場景化呈現、數智化演繹”,玉虛宮已然成為這場年度文化盛宴的核心承載之地!

而在距離玉虛宮直線距離2公里的太極湖新區,2萬平方米的武當國際武術交流中心曾經相繼舉辦第七屆武當太極拳國際聯誼大賽、第八屆世界太極拳健康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武當拳交流大賽,累計吸引45個國家3000余名運動員同臺競技。今年,第八屆武當太極拳國際聯誼大賽的舉辦,將會讓這座充滿武術魅力的特色建筑煥發健康活力!
同時,350名志愿者已經整裝待發,為2000余名嘉賓提供保姆級志愿服務。來自武當山國際武術學院的志愿者李菲兒已經連續2年擔任活動志愿者,她表示志愿者們將會延續熱愛與責任,以更細致的服務和更飽滿的熱情,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感受到武當文化的溫度。

作為第三次承接該活動貴賓接待任務的武當山君瀾酒店,特別推出太極晨練、黃精迎客茶及太極文化特色文創咖啡,力爭讓更多的海內外賓客深度體驗武當文化與養生精髓。
在六大活動的背后,數以萬計的工作人員正在殫精竭慮、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大家的共同目標就是舉辦一場盛大、精彩、厚重、節約的活動。
天下太極出武當。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當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主任、教授楊立志表示:“武當山是一座和太極文化有很深淵源的山。”
其舉例說,從武當山古代太極文化的多處遺跡就可見一斑,比如紫霄宮大殿頂部繪制的太極圖、南巖宮兩儀殿、太極觀等。“武當山無處不在的龜蛇雕像,同樣也是太極文化的體現,龜蛇所代表水和火也呼應陰和陽,是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為什么會有如此淵源?
楊立志分析,武當太極文化理論的興起與著名道士陳摶有密切關系,主要是因為陳摶在武當山讀《周易》研究“畫前之妙”,后繪出《太極圖》并通過穆修傳給周敦頤創作《太極圖說》。“明代是武當太極文化發展的興盛時期,主要是得益于明成祖朱棣大修武當所帶來的人才、經濟、建筑及書籍等基礎。”
除此之外,武當武術所蘊含的太極文化思想更是為世人所熟知,亦由此產生了天下太極出武當的說法。“天地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自我內心的和諧,構成了‘太和’理念,延伸到道家內外功夫的修煉上,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武當太極功夫。”楊立志說。

武當太極文化節從誕生之初便立意高遠。得益于深厚的人文基礎,在2023年舉行的“世界太極觀”高端對話中,海內外太極文化名家、養生名家、文化學者,從哲學、經濟發展、國際傳播等角度分享觀點,圍繞武當武術、太極養生、推廣傳承等內容開展深度交流,進而為武當太極文化的傳承發展開創了先河。
而在2024年活動期間,則舉辦了太極文化與周易哲學研討會、道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湖北旅游武當突破”名家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武漢大學等學術界頂級專家學者,以及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道文化研究專家齊聚一堂,深入闡述提煉“太極精神”,挖掘太極文化的當代價值,加速太極文化國際傳播。
2025國際武當太極文化節,在延續“天下太極會武當 武當太極和天下”主題的基礎之上,創新提出“世界的武當 人類的太極”宣傳標語,進一步夯實了武當山作為“太極之山”的文化根基,彰顯其擁抱世界的文化格局。同時,將舉行“建設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名家大講堂,深挖太極文化的時代價值和世界影響,搭建中外文化交流對話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全新策劃組織的“太極惠民生”活動旨在將國際武當太極文化節辦成城市的盛會和市民的節日,讓太極與健康之光照亮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開展“太和仙韻”音樂會百場公益巡回演出,百臺地方戲曲調演活動,面向市民群眾免費開放;組織武當太極拳世界冠軍、運動健將、愛好者開展“六進”公益推廣活動,為市民群眾提供免費的培訓輔導等。

共繪“太極華章”
10月20日,作為省級非遺制作技藝傳承人的閔秀華,迎來了前來參加2025國際武當太極文化節的法國老友柯文的造訪,她一口氣購買了6件太極服,并表示會帶動更多法國友人前來體驗和購買。這正是太極文化和非遺技藝帶給閔秀華的實惠和福祉。
閔秀華所有的湖北武當秀華道源服飾有限公司曾經為活動設計制作太極服,并且成為文化傳播的“流動載體”,向世界講述武當故事。“在活動強大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吸引力面前,全世界越來越多的目光開始投向武當山,為地方經濟注入活力,也讓非遺技藝發揚光大,這正是文化傳承與地方發展相互成就的生動體現。”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這正是活動的魅力和潛力所在。
2025年,國際旅行商合作交流、文旅康養及重點產業對接合作、武當國際文化旅游創意、“運動與健康”科學前沿國際學術主題交流等一系列文旅產業活動的推出,堪稱是為這場活動的生動注解。
2024年的全球旅行商大會共吸引28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地和國內重點城市的300余名旅行商齊聚武當山,全省17個市州現場簽下總投資達數百億元的50個文旅項目。而在2023年活動期間成立的世界武當旅游聯盟,舉行了文旅資源推介招商活動,一大批實力企業與十堰深度合作,共同擦亮武當品牌,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
這是一場節日,這又不僅僅是一場節日。
國際武當太極文化節用3年時間所開啟的,將是“祈福勝地?太極武當”世界級文旅IP的持續打造,將是全市上下關于“湖北旅游、武當突破”戰略目標的深入實踐,將是全市上下全力助推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步履鏗鏘!

當思想與創意在此碰撞,當傳統與現代于此交融,一場跨越山海的太極之約,正為這座仙山譜寫新的傳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