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通訊員 周志勇 李志強
10月22日,湖北洪湖市戴家場鎮樹樁河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天喜和代市供電所員工冒著寒風細雨到村里的蝦稻聯作基地,檢查小龍蝦智慧養殖水質監測設備,保障水泵、采集器、智能控制箱等設備正常運行。
樹樁河村共有村民520戶2259人。2021年7月,洪湖市供電公司員工王天喜被派來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四年多來,他積極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完善基礎設施,改變村容村貌,把村民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全心全意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創辦電力愛心超市,促進鄉風文明;幫助因病因殘生活困難村民申報病殘補貼,筑牢托底民生底線。
“多虧駐村書記引進水質智能監控項目,村里才形成了蝦稻連作規模種養產業。”戴家場鎮樹樁河村黨支部書記張法廷回憶起當初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時的情景,滿是感慨和興奮。
“鄉村發展離不開產業,產業興、鄉村興。”王天喜深知。為了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增收,2023年11月,王天喜一邊向洪湖市農業農村局匯報,爭取政策支持,一邊與村“兩委”深入溝通,探尋鄉村產業發展新路徑。

發展什么產業?引進什么項目?王天喜苦苦思索,下決心要找出一條適合樹樁河村發展的好路子。
“立足本地優勢和特點,走出去參觀考察和學習借鑒外地的發展經驗。”王天喜在村委會上說,以往,村民靠傳統的單一作物種植為主,農產品效益低,要改變現狀,必須因地制宜發展新的產業。
王天喜與村“兩委”干部多次商談探討,深入咸寧、潛江、仙桃等地考察,了解各地特色產業發展情況,并向當地的村干部和企業取經,摸清產業經營模式及發展成效,最終選定在村民中推廣稻蝦聯作,在稻田里套養小龍蝦,既守住了糧食耕地紅線,又增加村民收益。
稻蝦聯作不能單打獨斗,要走規模化種養之路。王天喜又到處收集信息,尋找合作伙伴。2023年11月,王天喜與村兩委干部,找到林楓水產公司負責人肖成喜,經過多輪商談,終于簽定協議,集中流轉土地800畝,發展蝦稻聯作產業。
為助力蝦稻聯作產業發展,王天喜向荊州綜合能源公司匯報,向上爭取200萬元項目,安裝智能化水質監測系統,建成農業智慧用能項目,實現小龍蝦科學養殖、村民增產增收。結合產業用電需求,他還向洪湖市供電公司申請農網改造項目,2024年初,該公司投資80萬元,改造樹樁河村1號臺區,新增一臺200千伏安配電變壓器,新建2.6千米低壓線路。
目前,全村發展稻蝦聯作達到2000畝,520戶戶均年增收5600元。
金秋時節,樹樁河村村委會旁的電力愛心超市,村民手持積分卡,用日常積累的“文明積分”兌換大米、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村民們有的挑大米,有的選食用油……一個個心里樂開了花。
這項以“小積分”撬動“大文明”的創新實踐,不僅讓村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更成為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提升村民素質的生動體現。
電力愛心超市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推出的鄉村振興創新載體,通過搭建助農銷售平臺、推行文明積分兌換、提供電力延伸服務等多元化模式,助力農村產業發展與基層治理現代化。
“希望大家多參與公益勞動、環境整治、孝老敬親、移風移俗、鄰里互助等文明活動,我們給大家積分獎勵。積分越多,免費領取的物資就越多。”
王天喜多次組織召開村民大會,宣講《電力愛心超市積分管理評分細則》《電力愛心超市積分兌換激勵規則》。還鼓勵村民子女參軍報國、就學成才,發動村民參與電力設施保護和隱患排查,并聘請一名有黨員身份的鄉村教師擔任義務監督員,確保積分獎勵公正公開。

2025年3月16日,村民盧德全發現35千伏曹瞿線24#四腳鐵塔塔腳一側接地線因挖機清溝弄斷,王天喜參照電力設施保護管理規定,給予其260積分獎勵。村民盧德全用積分兌換了2壺油、2袋米。
“創辦電力愛心超市,讓大家不花一分錢就能拿到物品,還能引領鄉村文明新風。”樹樁河村村支書張法廷滿意地說。
2023年至2025年,該村電力愛心超市累計發放積分14萬分,惠及520戶家庭,兌換物品4196余件。電力愛心超市以“看得見的獎勵”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熱情,通過物資激勵與精神引領相結合,形成了“行為換積分、積分兌商品、商品促文明”的良性循環,為鄉村治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脫貧攻堅,實現小康目標,我們決不能出現返貧現象。”王天喜在村民大會上斬釘截鐵地說。
王天喜時刻牽掛著樹樁河村的99戶貧困戶和監測對象家庭,每月家訪三、四遍。他一邊用筆記本記錄困難家庭成員、經濟收入及困難情況,一邊思考幫扶辦法。
2022年12月,樹樁河村一組村民葉鵬在建筑工地因意外事故去世,妻子離異后多年杳無音信,年僅十歲的女兒和六十多歲的父母相依為命,讓這個家庭因失去頂梁柱陷入困境,年人均收入低于6900元。
王天喜了解實際情況后,開展一對一幫扶,將該家庭申報為突發嚴重困難戶,為該家庭填報低保申請資料,向洪湖市民政部門申請低保補助,為十歲的小女孩申辦教育專項補貼。同時積極多方聯系,將其父葉家龍安排浙江一家公司工作,同時幫助其母張芝蘭申辦農業種養殖專項獎勵補貼五千元。
“王書記是我們的大恩人,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張芝蘭緊緊握著前來走訪的王天喜的手,久久不愿松開。經過一年多的幫扶,葉家收入穩定增長,徹底擺脫了貧困。
樹樁河村還有26戶大病重病家庭和5戶精神疾病患者、28戶殘障人員家庭。王天喜多次與村干部一同看望慰問,為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協商村干部,幫助患病且暫時不能下地耕種的村民開展生產自救互助,讓鄰里鄉親幫助購買農藥、化肥、種子等物資。他還積極幫助其申領大病醫療補貼,動員村民參與城鄉合作醫療保險,降低患病治療費用,提高患病報銷金額。
2024年12月20日,村民李光英因肝腎囊腫手術治療花費11萬余元。除了城鄉合作醫療救助減免8萬元治療費,王天喜聯系太平洋保險公司,為其申請補充醫療救助4千元。
駐村四年來,王天喜堅持走訪探視和看望重病重殘、五保低保等嚴重困難家庭,動態掌握困難家庭生產生活情況,建立困難家庭檔案,深入開展防返貧監測,積極落實教育、醫療、民政救助幫扶政策,幫助因病因殘生活困難村民申報病殘補貼,筑牢托底民生底線,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強村富民是我的駐村工作目標。”在鄉村振興的征途上,王天喜堅守初心使命、堅持為民情懷、堅定必勝信念,朝著目標大步邁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