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杜燕飛)受投資者獲利回吐等多重因素影響,國際金價10月21日大幅下跌逾5%,創下5年來單日最大跌幅。22日,國際金價繼續劇震。現貨黃金早盤一度跌至逼近4000美元/盎司,隨后又反彈至4100美元/盎司上方。
受此影響,國內金飾價格22日大幅下調。老廟黃金足金飾品報價1211元/克,較前一日下跌83元/克;老鳳祥足金飾品報價1229元/克,單日下跌61元/克;周生生足金飾品報價1250元/克,較前一日下跌39元/克。
“不同于一般投資品,黃金具備商品屬性、金融屬性、投資屬性等特點。影響黃金價格走勢的不只是供需基本面,也受到貨幣政策,對沖風險、對沖通脹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說。
對于此次國際金價沖高后下跌,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有所緩和、國際經貿關系有所回暖以及投資者獲利回吐等。具體而言,如果避險需求重新聚集,黃金或重拾升勢:如果宏觀環境趨穩、美元保持強勢,金價調整空間仍需關注。
事實上,面對貴金屬市場劇烈波動,監管部門以及多家銀行已提前釋放風險提示信號。
10月1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與上海期貨交易所先后發布通知,強調“近期國際形勢復雜、市場不穩定因素增多”,提醒投資者做好風險防范、合理控制倉位,共同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自10月21日收盤結算起,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將黃金、白銀期貨漲跌停板幅度分別提高至14%,保證金比例也同步上調。同時,多家銀行發布風險公告,提示客戶合理控制貴金屬倉位。
展望國際金價后續走勢,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副總監瞿瑞認為,地緣風險等使市場避險需求持續存在,全球央行黃金配置的意愿仍較強,且市場降息預期在持續,國際金價在中長期仍處于震蕩上行通道。
劉英表示,黃金供給是一個慢變量,而黃金需求是個快變量,投資需求增加,特別是央行持續購金在短期內都將強化黃金的供需失衡,或將推動金價持續上行。
“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可以分散風險,保護資產價值。”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CEO王立新表示,投資者應將黃金視為一種長期投資資產而非短期投機工具。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今年處于高位的黃金價格波動可能加大。普通投資理財要基于自己投資經驗、投資能力和風險偏好,做好適合個人和家庭的資產配置,不要輕易追漲殺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