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賈方)10月23日,“江河共潮生——外籍博主荊楚行”活動座談會在楚天傳媒大廈舉行。本次座談會邀請省委宣傳部、省社科院相關領導,高校專家以及省內國際傳播機構及市州代表,他們交流分享了前沿的國際傳播案例與經驗。

活動現場 劉建維攝
今年6月至9月,荊楚網組織實施“江河共潮生——外籍博主荊楚行”活動,邀請來自六大洲的外籍博主沿長江行旅湖北。活動在黃岡、武漢、荊州、十堰、宜昌等地開展。外籍博主們以沉浸式方式記錄楚地非遺、江河風貌、人文生活,助力長江文化與湖北文旅對外傳播,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成效。
座談會現場,專家們各抒己見,金句頻出,圍繞“江河共潮生——外籍博主荊楚行”活動與國際傳播的開展等話題展開了頭腦風暴。

王瓊教授 劉建維攝
武漢大學數據新聞研究中心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王瓊教授表示,數據是一個相對來講比較中性的符號,國際傳播的內容呈現,可以考慮用數據來說話,創作更多的數據新聞產品。

楊翠芳教授 劉建維攝
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楊翠芳教授提出,活動主題“江河共潮生”極具哲學與美學意味,突破單向輸出的限制,從“宏大宣介”到“具身體驗”,重塑長江文明與湖北形象的傳播范式。

肖珺教授 劉建維攝
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肖珺教授表示,國際傳播歷經三個階段,最早是“自我論證式”,再到“他者敘事”,到目前效果最好的“我們敘事”,在討論互動的過程當中,雙方一起來“展演”故事。與此同時,打造在國際平臺能檢索到的標簽,也是做好國際傳播的關鍵。

王溥教授 劉建維攝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王溥教授提出,國際傳播的關鍵是與世界對話,找到與世界的關聯性,從湖北出發與世界進行交流互動。

外籍博主及留學生代表 劉建維攝
就讀于華中師范大學的埃及博主顏淵、中國地質大學在漢留學生陳惠英和胡蘭參與此次座談會。作為“外籍博主荊楚行”活動的外籍博主代表,顏淵在現場流利運用漢語,還包括不少四字成語,令在座人員連連驚嘆。顏淵說,“不能給所有人穿一件均碼T恤”,作為一名國際傳播者,要抓住作品輸出目標的興趣點。
省內國際傳播機構代表在現場也紛紛提出自己的經驗之談。湖北廣播電視臺國際傳播中心萬敏表示,策劃執行國際傳播,要能夠沉下心來制作一些精品。長江文化國際傳播中心李筱冰說,國際傳播從來不是一個單項的信息輸出,而是基于尊重與理解的心靈對話。希望未來用更開放的心態來擁抱多元文化,用更細膩的筆觸挖掘時代故事,讓跨文化傳播真正成為連接心靈,凝聚共識的橋梁。長江國際傳播中心,武漢國際傳播中心,極目國際傳播中心參會代表陳子劍,黃哲,馬亞倫,分別就活動和國際傳播交流建議意見。
本次座談會旨在推動國際傳播經驗交流,凝聚專家智慧,形成對外講好湖北故事的合力。
本次活動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指導,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