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潘頔 通訊員 田娟)10月24日,65歲的尹女士(化姓)在同濟醫院漢口院區復查,CT報告顯示,雙肺未見病變,恢復良好。一個多月前,尹女士在體檢中發現右肺上葉胸壁旁結節影,且空洞樣改變。因為家中有老煙民,自己經常被迫吸“二手煙”,她急忙拿著報告到同濟醫院腫瘤科咨詢,醫生懷疑惡性腫瘤,但需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同濟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王南介紹,肺癌已連續10年位居全球癌癥死亡原因首位,在我國,每年新增肺癌病例高達80萬。肺癌早期癥狀較為隱匿,當肺結節生長到8毫米時,其惡化的風險將急劇上升。穿刺是獲得肺部病灶的病理標本,明確病理診斷的主要方法。對于早期肺癌或者位置比較特殊的肺癌,穿刺活檢可以幫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診斷,與手術并不是互斥的,是手術前的必要步驟,從而制定出更佳的治療方案。

圖為:醫生利用手柄操作手術機器人完成介入手術
傳統的CT引導穿刺,無法實時監視穿刺針在體內的運行軌跡,需不斷調整進針和反復CT確認,直至到達病灶。而肺部病灶并非固定不動,它會隨呼吸運動不斷變化,如果病灶位于心臟大血管周邊,且病灶相對較小時,穿刺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
經過與醫生充分溝通,醫生決定為尹女士采用同濟醫院放射科與武漢聯影智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攜手合作研究的最新的CT實時透視引導經皮介入手術機器人進行穿刺活檢。該機器人利用CT透視技術實時引導,使醫生能夠全程“實時可見”地觀察到病灶、靶點、危險器官和穿刺手術器械的位置關系,加以主從協同操作模式實時引導穿刺針在體內走行,再聯合力反饋等技術手段的應用,醫生利用手柄操作手術機器人運動即完成介入手術,讓CT引導穿刺從“跟著感覺走”的未知旅程真正進入到“精準狙擊”的導航時代。
9月4日,同濟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張路在CT實時引導經皮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僅用1分鐘就為尹女士完成了病灶穿刺活檢。隨后病理結果提示腺癌。在明確診斷后,尹女士在同濟醫院胸外科接受了胸腔鏡手術切除治療,術后反應良好。
王南介紹,在同濟醫院自主研發的CT實時引導介入治療機器人輔助下,目前已經成功開展了肺腫瘤與肝臟腫瘤的活檢、冷凍消融與微波消融治療兩百余例,一針到位率97%,平均進針時間42秒,安全高效。他提醒,體檢發現肺結節不一定都是腫瘤,規律隨訪和必要時穿刺活檢,對明確診斷和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十分重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