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焦磊)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憑借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技術突破,開始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變革新方向。同時,外資車企與中國市場的深度融合、協同進化不斷向“深水區”邁進,驅動產業和技術合作持續落地,加速全球汽車業轉型升級。
中外合資合作模式如何從“引進來”走向“共發展”,并開啟“走出去”的嶄新篇章?在日前舉行的日產中國40周年品牌之夜慶典上,日產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伊凡·埃斯皮諾薩表示,“我們的商業計劃‘Re:Nissan’,旨在重新定義當下與未來我們需要實現的價值。這場轉型的關鍵在中國。中國市場的發展速度、技術引領地位與用戶洞察,正為全球汽車行業樹立標桿。”
長期以來,中國市場的廣闊容量是吸引全球車企的核心引力。今天,這一角色已發生轉變——中國正從“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轉變為“全球創新的核心策源地”。
這種轉變為中外合資企業提出了新課題,也帶來了新機遇。據介紹,1985年,日產汽車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成為較早布局中國市場的外資汽車品牌之一。其中,與東風汽車集團長達22年的合作,至今仍是中國汽車行業規模最大、層次最深、領域最廣的合資項目之一。
業內分析認為,面對中國市場日新月異的技術迭代和消費需求,簡單的產品導入模式已難以為繼。要在這場變革中贏得主動,就必須打破傳統的路徑依賴,探索出一種根植中國的全新模式。日產中國管理委員會主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馬智欣表示,推動日產在中國的快速蛻變,是他回到中國的初心之一。“從產品定義、開發節奏,到供應鏈整合、價格策略、市場打法——中國團隊擁有比以往更大的主動權。”馬智欣說。
這背后體現出中國市場已成為戰略制定的關鍵考量因素和創新的驅動力量。比如,今年4月份上市的東風日產N7,成為最快大定破萬的合資純電車型之一。伊凡·埃斯皮諾薩表示:“N7的成功清晰地表明,當我們能融合全球和本土人才團隊的專業技術、市場洞察,并始終圍繞客戶需求來規劃、設計和開發產品時,就能創造卓越的成果。”
如果說體系與模式的創新是內生動力,那么對中國用戶的深刻洞察,則是驅動這場變革的外部牽引力。中國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他們伴隨互聯網成長,對智能化、個性化有著天然的追求,他們的需求正在重塑汽車作為“第三空間”的定義。
據了解,日產的轉型,正是圍繞“用戶”這一核心展開。從傳承“技術日產”所代表的可靠、安全、好品質的傳統優勢,到如今進化為“年輕、創新、充滿激情”的品牌新形象,其背后是對中國用戶需求的積極回應。此次品牌之夜亮相的兩款新品,則成為這一轉型思路下的具體落子。全球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N6,聚焦中國家庭用戶對舒適、智能與續航靈活性的復合型需求;而天籟·鴻蒙座艙,則將主流合資燃油車與中國領先的智能座艙生態(華為鴻蒙)相結合,體現出合資車企主動融入中國智能化生態圈的戰略性一步,為存量市場的用戶體驗升級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
不僅如此,由日產中國設計、研發并生產的全球皮卡Frontier Pro,將從中國走向世界。這標志著合資企業的角色實現了又一次躍遷——從“為中國造車”升級為“在中國,為世界造車”。“在全新的Glocal模式下,日產將不僅為中國市場造車,也將從中國向全球輸送競爭力。”馬智欣說。
“中國是我們新能源汽車征程的重要支柱,驅動創新并連接全球。”伊凡·埃斯皮諾薩表示,“我們在華故事最精彩的篇章,還在前方。”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