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記者 喻昭陽 、吳祺蕓 通訊員 夏自宇
一名身懷試管雙胞胎的孕婦,同時面臨前置胎盤、前置血管、極低血小板等多重高危因素,猶如懷抱一顆“不定時炸彈”。10月16日,在荊州市中心醫院,一場持續85分鐘的多學科生命保衛戰驚心上演,最終成功“拆彈”,守護了母子三人的平安。

風險疊加,命懸一線
孕婦的孕產歷程步步驚心。她因“前置胎盤、前置血管”已兩次入院保胎。荊州市中心醫院產科主任李暉介紹,“這種情況就像胎盤和血管蓋在了宮頸口上,一旦破裂,胎兒幾分鐘內就可能因失血死亡,母親也極易發生致命性大出血。”

然而,更為棘手的情況是,這位孕婦的血小板計數僅為34×10^9/L,約為正常人的三分之一。“這個數值意味著她的凝血功能極差,身體幾乎失去了有效的止血能力。”李暉強調,一旦發生出血,后果將不堪設想。加之她通過試管嬰兒技術懷上了雙胞胎,增大的子宮進一步抬高了手術難度和大出血風險,讓這場救治不容有失。
警報拉響,多學科嚴陣以待
10月16日凌晨,孕34周的孕婦再次出現陰道出血。醫療團隊雖立即用藥抑制宮縮、全力保胎,但前置血管破裂的風險迫在眉睫,必須立即終止妊娠,進行剖宮產手術。
一場生命保衛戰瞬間打響。手術室內,新生兒科、麻醉科醫生迅速就位;手術室外,荊州市中心血站緊急調配的血小板和紅細胞懸浮液也已備足,為應對可能的大出血備好了“彈藥”。
“由于血小板極低,我們只能選擇全身麻醉。”李暉說,“但這要求我們必須在她睡著后,以最快速度取出胎兒,最大限度減少麻醉藥物對寶寶的影響。”
驚心85分鐘,成功“拆彈”
10月16日上午9點,手術正式開始。打開腹腔后,李暉發現,孕婦的子宮后壁與腹腔大網膜廣泛粘連,更棘手的是,這是一個“帆狀胎盤”,臍帶血管像裸露的電線一樣,橫跨在宮頸內口上方。

“這些前置的血管非常脆弱,一旦在宮縮或人工破膜時破裂,胎兒在幾分鐘內就會因失血而死亡。”李暉說。
團隊爭分奪秒,配合默契。在李暉嫻熟的操作下,男嬰以枕左前位順利娩出,團隊沒有絲毫停頓,立即協助牽拉出女嬰——一對龍鳳胎平安降生!
然而,母親的危險還未解除。正如術前所料,胎盤無法自然剝離,手動取出后,子宮因為過度膨脹且前置胎盤附著處血竇開放,出現了難治性產后出血。
面對洶涌的出血,團隊早已開啟三條靜脈通道,血液制品和液體被快速輸注。李暉果斷采用了包括“防波堤”式縫合,像加固堤壩一樣,層層阻斷血流,終于成功阻斷3000毫升大出血。整臺手術歷時1小時25分鐘,每一步都精準而高效。
經驗與協作,鑄就生命防線
術后第二天,這名堅強的母親已能下床活動。保溫箱里,一對龍鳳胎寶寶在新生兒科團隊的精心照護下安穩成長。

“此次成功救治,得益于多學科團隊的緊密協作,以及醫院在高危孕產婦救治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李暉總結道。作為荊州市產科危急重癥搶救中心,該院每月都會接診1-2例前置胎盤患者,承擔著區域危重孕產婦的搶救重任。
他特別提醒,剖宮產史是發生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的重要風險因素,建議公眾在條件允許時鼓勵自然分娩,并重視規范產檢,尤其對于高危妊娠,務必選擇具備綜合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以此鑄就牢固的生命防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